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


 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归隐山林的名人志士,他们因为种种现实因素,选择这样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像有名的伯夷叔齐、“竹林七贤”、陶渊明等人都是这类人的代表,所以说归隐思想在我国来源已久。
而到了现代,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物欲横流,这种归隐思想与其践行者越来越少,或者即使有归隐意愿的人也难以放下说现代的红尘羁绊。
可是,在现代社会却有这样一位80后的单身居士,王先凯,他远离现代社会,独守空庙多年,过着与古代归隐人士类似的生活。那么,为何在现代社会还会有这样有毅力坚持归隐山林、忍受清贫生活的人呢?
 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
文章插图
坎坷身世和现实苦难的打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王先凯出生在安徽岳西的一个小山村,在他幼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人世,从小缺少母爱的他却也得不到亲生父亲的爱护。
父亲对他十分冷漠,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亲情温暖,相反还将王先凯过继给没有子女的小叔,完全不讲父子之情,这给了王先凯幼小的心灵造成深深的伤害。
所幸的是,小叔对他十分爱护,尽管生活不是很富足,但是小叔也尽可能将最好的给王先凯,给予他更好的条件,可以说小叔是他人生中一道温暖的光。
 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
文章插图
不仅照亮王先凯的世界,还给予他缺失的亲情温暖。后来王先凯每谈及小叔与他过去的生活都会眼睛湿润,而长大后王先凯也体谅小叔的不易,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弥补家用。
可是只有小学学历的王先凯,加上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冷漠对待,导致他不善交谈,养成孤僻内向的性格,而较少与人交谈、不善与交友的他在打工过程中屡屡碰壁,更是体会到外在生活的人情冷暖和艰辛不易。
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而为了报答小叔的恩情,王先凯却一直在坚持。然而,命运总是那样捉弄人,这样一个有着坎坷身世的青年,在某一天收到最亲近的小叔突然去世的噩耗。
 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
文章插图
出家归隐山林并甘之如饴
打工生活的不易,小叔去世的噩耗,现代社会的人情冷暖,王先凯一时间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并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和疏远感,孑然一身、孤僻内向的他做事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对物质生活越来越无欲无求,便产生出家为僧的念头。
失去唯一珍视的小叔的王先凯先是去寺庙做义工,在这段痛苦的时间里他每闻到寺院内香火的馨香便觉得心旷神怡,每次打扫寺院的庭院都会觉得心情放松、平心静气,他越来越感觉到住在山中、住在寺院内让自己能活得更加舒适和轻松。
而后在一次上山砍柴的过程中,他不小心踩空滑下山坡,虽然造成重伤但好歹大难不死,经过这次之后,受到平时在寺庙时听到的佛道理论影响,以及对世俗世界的不喜,王先凯确定自己出家修行的想法。
 古庙|看破红尘?80后小伙独居古庙6年,靠香火钱生活,最穷一月40元
文章插图
于是,在小叔去世后两年,王先凯先是成为居士,也就是过去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之人的称呼,他先在家修行,后经同乡人提议,他前往老家附近的药公庙做住持。
药公庙原是清朝先人为了纪念药公和华佗所建,专门供奉他们的寺庙,但是山高庙小,交通不便,尽管八十年代村民修缮过,却仍缺失住持和尚。听到这,王先凯认为这恰恰适合自己修行和生活,便来到药公庙做起住持。
在2014年王先凯入住药公庙,当地理事会也将侍佛供香等权利都交给他,王先凯也就开始清贫的修行生活。开始王先凯以为就是一个人在深山内生活而已,可是清修生活的清贫却远超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