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皇帝朱瞻基除了精通书画,喜欢玩蟋蟀之外,他的精神世界也很丰富。朱瞻基在位的时候还在紫禁城里边盖了一间茅草屋,开辟了一块菜田,还亲自养了一些鱼,追求一种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那么身为一国之君的朱瞻基,为什么要追求这样一种朴素的田园生活呢?
文章插图
《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是宣德皇帝朱瞻基的文集,全集一共十二册,宣德皇帝把平时的所思所想以诗文的形式记录在这套文集中,这也就让今天的我们可以隔着遥远的岁月窥探到他的内心世界和私人生活。
文集中有一首诗《赐百官食鲥鱼》,说的是有一年的初夏时节,江南地区进贡的鲥鱼运到京城,宣德皇帝认为珍奇美味应该与大臣同享,于是便邀请群臣到宫里一起享受美味的鲥鱼。
“君臣实在同体,玉食焉敢私。欣戚既不异,甘苦亦共之。”
通俗的诗句传达出皇帝对君臣关系的重视。
文章插图
另一件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皇帝请大臣吃鱼的情形。有一年的七月十一日,宣德皇帝邀请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大臣到紫禁城去参观自己的高级书房。
在宦官的引导下,杨荣一行人穿过宫门,来到位于紫禁城北部的东侧被称为“东苑”的皇家园林。宣德皇帝兴致勃勃的带领大臣们去参观自己的书房,这次游览活动给杨荣的印象非常深刻。
文章插图
回到家后他对此次的见闻作了详细记述:皇帝的书房是一所用木头搭建成的草房,草房优雅清净,四周有竹子编成的篱笆,篱笆旁是一些自己栽种的蔬菜,就在这草房中,皇帝每天写诗、作画、弹琴、雅聚,过着一种中国文人所推崇的田园生活。
草房后面有一条长廊,长廊通往另一所斋房,那里是皇帝弹琴的地方。宣德皇帝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弹琴,《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中有一首《竹轩弹琴》,专门写他弹琴的雅趣:
“南轩坐对竹萧森,拂轸闲调绿绮琴。”
草房旁边小桥流水,水中有游鱼,参观完毕,皇帝亲自举网捕鱼,接连捕得数尾鱼后,皇帝高兴的让厨师以鲜鱼做汤,命人就在草房外面摆上酒宴款待群臣。
身处自然之中,品尝着从地里刚刚摘下的新鲜菜蔬,令人顿时觉得犹如置身田园仙境之中。
文章插图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竟然会追求这样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田园生活,其实这些都与宣德皇帝的成长经历有关系。
宣德皇帝朱瞻基小就受到祖父朱棣的喜爱,据史料记载在他出生的前夜,永乐皇帝做了一个非常祥瑞的梦,等到朱瞻基满月了,永乐皇帝第一次看到孙子禁不住赞叹道:
“此天日之表,且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意思是说这就是我梦中见到的那个皇孙。
文章插图
永乐皇帝对这个皇孙非常疼爱,公元1411年11月,年仅13岁的朱瞻基就被立为皇太孙,此后永乐皇帝无论巡幸还是征讨,都把他带在身边悉心调教,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位有德之君。
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时,永乐皇帝都要带朱瞻基到农民家里走走看看,让他了解农家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一位重视农业,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也许是因为儿时接触过农村生活,也许是受中国文人思想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宣德皇帝喜欢过一种宁静质朴的田园生活。
为此,他命人在紫禁城的东苑建起了草房,开垦了菜地,养上了几尾鱼,闲暇时过起了惬意的田园生活。从《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中可以看到,宣德皇帝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自然与田园气息。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生活中遇到小人怎么办鬼谷子掌握这3招,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做事不明智,生活不如意
- 唐朝经济繁荣、贸易商品繁多,为何酒器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笔记·天翻地覆也要好好生活
- 《悯农》作者:吃得“苦中苦”的人,大多毁在了“人上人”的生活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创意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