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0世纪中国最强烈的地震
【 海原大地震|石舒清《地动》:以文学挖掘灾难】一个地区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名称:海原大地震
时间: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53秒
地理位置:宁夏海原县西安镇哨马营、大沟门之间
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当时世界上有96个天文台都记录到这次地震
震中经纬度: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
震源深度:17公里
震级:里氏8.5级
震中烈度:12度
伤亡人数: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
极震区:海原县、固原县
受灾县:78个
地震类型:浅源地震
毁城数:4座
余震时间:3年
范围:251万平方公里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舒清
最新力作
文章插图
《地动》
石舒清/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月出版
整整一百年前,中国西北发生了一次里氏8.5级强烈地震,史称“海原大地震”,涉及灾民逾900万人,死难28.82万人,震中海原县死难者占全县总人口的59%。大震之后,大疫继之,官家几同虚设,百姓九死一生,痛定思痛,痛尤剧焉。
《地动》所述就是这桩百年往事。作为当年“海原大地震”蒙难者的后人,作家石舒清用饱含深情和无尽感慨的笔触,写出了灾难中各阶层人物的不同遭际和命运,再现了人类面对大灾时既无力无助,又不屈不挠的真实境况。
《地动》后记
石舒清
作为一个海原人,海原大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和重大事件,我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呢?说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放羊或铲草,去离村子一里左右的一个深沟,那里阳光照不到沟底,草木格外茂盛,一些草,比如苦苦菜、苦籽蔓等,在深沟里要比别处大出很多。这也是我们来沟里的原因。然而一个人不大敢来。沟里湿重阴森,即使炎炎六月,在沟底也似乎有一种入骨的寒意。常常在沟底沟壁间能看到残碗剩碟,破帽烂鞋,会看到零散的朽骨。有时候铲一大朵苦籽蔓就会顺带出一段骨头来,用铲子拨向一边时,会是很特别的感觉,看似不小的一段骨头,竟然一点分量也没有了。回家后,大人要知道我们去那沟里,一定会变脸变色地训我们一顿,好像那里即使一根草有背篼大,也是不可以去的。
隐隐约约听到,村子原来就在深沟那里,大地震后不得不挪移到现在的位置。
这样的深沟,在我们那里有许多。记得我们还翻过梁后的深沟去邻村看电影,夜里回来时丢掉了一个伙伴,第二天才在沟里找到他,但是嘴里被塞了一些土,慢慢好过来后也是病病殃殃的了。
这样遍布各处相貌凶险的深沟,对我们的成长一定是有影响的。
奇怪的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过大地震。这其实是很应该讲讲的。一次我们被组织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好像叫《长空雄鹰》,动静很大,等我们明白过来时,才知道动静不只来自电影,而是地震了。大家弃了电影慌慌跑出影院,发现极其结实的影院已经裂开大口子了。即使这样的好机会,也没有听到谁顺势给我们讲讲海原大地震。
可以说,我们这些地震幸存者的后裔,在地震方面所受的教育几乎没有。
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写作者了,时任宁夏宣传部副部长的张怀武先生,就多次提到海原大地震,认为作为宁夏的一个写作者,尤其是西海固的一个写作者,置海原大地震这样的素材于不顾,不但可惜,也是失职。大家听了蠢蠢欲动,《固原报》还特辟了一个专栏,征集关于海原大地震的旧闻逸事;宁夏电视台拍了一部七集专题片,叫《在山走动的地方》,制作人是我的大学老师牛中奇先生。这个片子拍得很好,是关于大地震的一个相匹配的作品。也止于此而已。就我自己来说,一直惦记着这个事,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写它。也许我一直写短篇小说的原因,觉得这样的重大事件,自己力有未逮,不是自己能啃得了的骨头吧。
- 辽宋夏金|文丞相被害后,忽必烈封其为太子太保,天地震怒飞沙走石
- 经典反思:黄帝的真实一生,被盗千年古籍泄密,大地震后意外结局
- a6356|地震来临,“母亲”紧紧护着孩子死去,被人发现已过了4000年
- 汶川|生命礼赞——一本能够真正打动你的关于汶川地震的书
- 身体|每一次生气都等于身体发生一场地震!5招挽回生气损失,屡试不爽
- 巨像|太阳神巨像长啥样?最终因地震消失,至今无人知晓
- 博物馆|“活”不下去卖画“续命”? 疫情之下美国博物馆出售馆藏引发“行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