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古宅大院中的耕读文化


 读书|古宅大院中的耕读文化
文章插图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在许多大院和古旧住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耕读传家”指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可谓深入民心,成为中国农耕社会的一种生活境界和美好向往。
在山西的古宅大院中,处处可皆有耕读文化。在闻名遐迩的王家大院宅院,匾额楹联构成了一道底蕴深厚的“风景线”,驻足品味,令人叫绝。其书写,有行书,有隶书,有篆体,有章草;其造型,有竹型联、秋叶额、书卷额、折扇额;其内容,或颂德,或言志,或垂教。在整个大院里,凡厅堂必有楹联,凡门户必有匾额。它们诗书气华,无一雷同,字数寥寥,意境悠远。不仅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气,还赋予每幢院落妙不可言的精魂神韵。“养正书塾”的楹联,说明读书让人修养正道:
染成绿萼初华,好觉暗香入画;
偶得古人精册,较胜春风在庭。
而另一则楹联旨在教育后代要读书明理:
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
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
桂馨书院西月洞门的对联:
簏簌风敲三径竹;
玲珑月照一床书。
这些对联集中说明了读书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读书可以使人更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读书|古宅大院中的耕读文化
文章插图
渠家大院东统楼上有一副短联:
慎言语,节饮食;
蓄道德,能文章。
意思是: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要树立高洁的行为准则,要能写出以文载道的传世文章。
牌楼院影壁东侧有一联:
五亩宅于此间少得佳趣;
万卷书亦足以畅叙幽情。
抒发了主人虽然身居有限之地,却有很多乐趣,万卷诗书陪伴,心怀天地、博古通今的自足自乐心态。
李花染素宜人院;
家学催红大宅门。
李家大院的主人李道升十分注重教育。他慷慨捐赠银五百两,在高村庙建成育婴堂,又捐银千两,以资兴办县立高等小学校。本村国民学校经费紧张,再次资助银三十两。李道升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潜心修身养性。
李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人尊师重教。每年冬至这一天,李家的男主人都会特意宴请教书先生,家庭主妇都要穿上褶裙、带上求学子弟向教书先生行礼。李家教育后辈读经书不读死书,要活学活用。大院的一块影壁上砖雕的“司马光砸缸”图,就是一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在影壁的两边有一副对联:
拥林千顷,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
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作文即作人。
意思是:当你拥有了千顷森林,看着那树涛滚滚才能领悟到做善事就如种树一样,积善成德,才有好的回报。当你存书万卷,写下大量文章之后才知道做人就跟做文章一样,要从小事做起,方成大器。看到这里,让人想起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名句。
 读书|古宅大院中的耕读文化
文章插图
走进常家庄园,点缀在各个院落和两大建筑群中的八十多个堂第的楹联匾额,令人驻足,久久回味,常家晋商儒商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承启第正廊由清吴士鉴书写的对联:
乃有秘书,博览典雅;
皓尔太素,栖峙渊深。
雍和堂大门联:
浩溥旁通诗书上不许俭;
雍容儒养衣食边只要勤。
二门匾联:
墨画数槿竹半床千古业;
片石四时花香薰一架书。
养和堂大门联:
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二门联:
书中有书,尽看书不如无书;
礼外无礼,唯守礼是为有礼。
偏院二门联:
绍祖宗一脉克勤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