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豫西八大碗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话说张三丰带领张无忌从少室山下来,阴差阳错把常遇春和周芷若给救了。几人在船上吃饭,常遇春不动鱼肉,只是将碗青菜吃了个精光,虽在重伤之下,兀自吃了四大碗白米饭。张三丰不忌荤腥,见他食量甚豪,便劝他多吃鸡肉。常遇春道:“张真人,小人拜菩萨的,不吃荤。”张三丰道:“啊,老道倒忘了。”这才想起,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魔教教徒行事十分隐秘,虽然吃素,却对外人假称奉佛拜菩萨,不敢泄漏自己身分。
文章插图
后来张无忌和杨不悔在凤阳县遇到了朱元璋徐达等人。一个方面大耳的姓汤名和;一个英气勃勃的姓邓名愈;一个黑脸长身的姓花名云;两个白净面皮的亲兄弟,兄长吴良,兄弟吴祯。最后是个和尚,相貌十分丑陋,下巴向前挑出,犹如一柄铁铲相似,脸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双目深陷,炯炯有神。徐达道:“这位朱大哥,名叫元璋,眼下在皇觉寺出家。”花云笑道:“他做的是风流快活和尚,不爱念经拜佛,整日便喝酒吃肉。”杨不悔见了朱元璋的丑相,心中害怕,躲在张无忌背后。朱元璋笑道:“和尚虽然吃肉,却不吃人,小妹妹不用害怕。”其实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明教徒,并非单纯的佛教徒。《明史/太祖本纪》:太祖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紫衣是明教高级僧侣的法衣,比如紫衫龙王黛绮丝就身穿紫衣,代表自己在明教的尊崇地位。给朱元璋治病的两位紫衣人就是明教高级僧侣,在他们引荐下,朱元璋加入了明教,并且在明教徒活动频繁的光、固、汝、颍诸州游历了三年,期间深度接受了明教济世救民的教义。(参见吴晗先生所著《朱元璋传》)。就是说,朱元璋十七岁就加入了明教,二十岁继续回到皇觉寺当和尚,在和尚的掩护下等待时机。遇到张无忌时二十五岁,请张无忌吃了一顿牛肉后和徐达等人杀官造反。
文章插图
问题来了,既然常遇春和朱元璋都是明教徒,为啥常遇春吃素,朱元璋却敢吃肉?如果说佛教戒律不严,可以容忍酒肉和尚如济公鲁智深之流,但是明教却教规森严,是绝对不允许教徒们吃肉的。因此常遇春虽然重伤急需营养,也不敢破戒吃肉,只能多吃米饭。原来两人信的虽然是同一个明教,却属于不同的教派。常遇春信的是原教旨主义派,朱元璋信的是改良派,改良派是允许吃肉的。张无忌当了明教教主,带着杨逍殷天正五散人一行上少林寺给殷梨亭讨说法,半道遇到赵敏,赵敏在绿柳山庄请他们吃饭,群雄放怀饮食。明教教规本来所谓“食菜事魔”,禁酒忌荤,自总坛迁入昆仑山中之后,已革除了这些饮食上的禁忌。西域蔬菜难得,贵于肉食,兼之气候严寒,倘不食牛羊油脂,内力稍差者便抵受不住。
文章插图
常遇春的主公是周子旺,周子旺属于留守江南的明教原教旨主义者,对吃素要求比较严格,而且江南的瓜果蔬菜不缺,想遵守教规非常容易。而明教总坛迁往昆仑山光明顶之后,西域瓜果蔬菜稀缺,想遵守教规很难,为了不至于饿死,总坛高层改良了教义,多吃牛肉羊肉,也就把吃素的教规破了。终上所述,朱元璋信的是总坛传过来的改良派教义,不禁荤腥;常遇春信的是本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原教旨派教义,严禁荤腥。所以常遇春吃素,朱元璋吃肉。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朱元璋出身明教,称帝之时,明教教主张无忌的结局出人意料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除不尊崇孟子之外,还做了三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 张无忌最终的结局怎样其实他没被朱元璋杀死,金庸已经给出答案
- 朱元璋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大明”?不仅与明教有关,更与元朝有关
- 朱元璋儿子的陵墓被关顾,一个特殊情况,让盗墓贼们望而却步
- 同是黄蓉的女儿,为何惹人厌的郭芙能嫁好丈夫,而郭襄却终身未嫁
- 王冕:朱元璋多次召他入京为官,他却隐居山林
- 那些意想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朱元璋为元素周期表所做的贡献
- 朱元璋被画成猪腰子脸丑化还是官定?
- 张无忌历史原型是谁?红巾军领袖,比朱元璋更早当“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