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永仁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五同会图卷》 明 无款
文章插图
《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 明 无款
文章插图
《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 清 俞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文章插图
《赵匡胤像画轴》
文章插图
《玄烨像》 清 佚名 绢本展览: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开幕:2020/7/15,展出中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南9展厅如果在今天遇见久仰大名的古人,你会觉得惊讶吗?他们符合你对那个人的想象吗?你对他们的想象来自高中历史课本,还是关于他们的文章或故事?阔别半年之久,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了一场全新大展: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国家博物馆馆藏明清肖像画近千件,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等,其中不乏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皇帝等那些我们看着非常“眼熟”的大人物。赵匡胤领衔 帝王们同场亮相一走进展厅,仰面撞上宋太祖。只见他身形稍稍向左,着窄袖暗花纹紫龙袍,头戴方顶黑色硬壳幞头,两脚平直且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撑足了官样的架势。赵匡胤的黑髯飘在胸前,淡眉,目光远视,腰间束玉带,左手持带,右手垂放在袍袖之中。足下一双皂纹靴,随双脚叉开,一派英姿飒飒的气度。这是一件超大的绢本设色立轴作品,高265.5厘米,横127.8厘米,比真人高出不少。在明清肖像画中,“形似”的艺术理念被发挥到极致。当时的人们更希望借图画留影,于是实用性的社会功能大行其道。这种写实、重形的创作理念成为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职业画家的价值取向,在城市发展起来后,市民阶层的刚性要求成为肖像画绘制的指南针。然而,当我们看到展览中两幅截然相反的明太祖画像,不免坠入云雾之中,不知所措,朱元璋到底长啥样儿?朱元璋到底是不是猪腰子脸?《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中的朱元璋,面色红紫,留有短须,双目炯炯有神,两手自然置于膝盖上,头部戴有乌纱折上巾,身着团龙纹样的明黄皇袍,腰扎蟒带,脚蹬皂靴,威仪非凡之态。而另一幅《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面貌怪异丑陋。这张布满麻点的大长脸,被民间戏称为“猪腰子脸”。曾有说法,这是满清入关后对朱元璋的丑化。但是,查访历史,我们发现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朱元璋这种猪腰子脸的画像,而且当时在王公贵族府邸里也有收藏。基本可以断定,这是明朝官方认可、默许乃至鼓励的结果。最有力的铁证出现在紫禁城中的南薫殿中藏有历代帝王像共63幅,明太祖一个人就占了13幅。其中12幅收藏于台北故宫,一幅存于北京故宫。这些画像分为反差极大的两类,一类丑怪,甚至显出凶相;一类端正肃穆,甚至有仁慈之神情。这一切很可能出于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之策划,目的是为了塑造与宣传明朝开国皇帝早生有异相,是真龙天子,所以这一类朱元璋的脸部特征尽量往传说中龙的形象上靠。《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曾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脖子上套了个玉璧,然后融入肉中,变成异骨隆起了。永乐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朱元璋的长相变成了“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明清两代画工描绘朱元璋,就分成了所谓的正相和异相两类。到明代中晚期,朱元璋的异相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圆脸俊相是官方和正史里的形象,对朱元璋和大明王朝具有美化作用;而长脸丑相,则是民间、野史的想象,掺入了朱元璋的低微身世和恩威莫测的性格。两类相都可以说是“似像非像的写意图”。朱元璋画像中的圆脸正相,最有名的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坐像》和装成册页的《明太祖半身像》。前者与本展中这一幅坐像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如果两厢仔细对照,不难发现,国博这一幅应是临摹台北故宫这一幅。台北故宫藏的这一幅面部表情仁慈宽厚中透着一丝英气与威严,而国博这一幅缺少这两点。在此图右下侧,有朱文方印“俞明恭摹”,画的是朱元璋正相中较为标准的画像,是其壮年形象。两者比较,显然是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的这一件临仿了明代这一件作品。两者的差距在于人物脸上的神气与气势。台北故宫藏画像和缓的表情中有一种威严之气,而俞明所绘只是和善的样子,不见心机。玄烨像画出了中国画没有的凹凸西方绘画对清代人物画的影响和渗透一开始主要体现在宫廷画院之中。从康熙时期开始一直到乾、嘉年间,一批西方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陆续被召进宫廷,从事绘画创作及一些艺术设计活动。他们的到来,也影响了中国画家的关注,许多画家非常认真地学习西画(当时称作“海西法”)。具体来看,当时“西洋”画法对中国画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凹凸法”的运用方面。康熙及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在人物造型上大量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明暗凹凸之法。清人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言:“中国只能画阳面故无凹凸,而西洋画则兼画阴阳,故四面皆圆满也。”国博展出的这一幅《玄烨像》受西画影响的痕迹十分明显。画面刻画细腻,造型精确,特别是人物面部肤色与真人相近,眉眼鼻唇的描绘凹凸分明。与中国传统的肖像画比较,以西画法表现的人物,突出了外形的相似度,而未能突破外表的造型局限,达到摄取物象骨骼和风韵的目的。这样的肖像画,看久了,总觉余韵较少。反观宋太祖赵匡胤立身像,气度非凡,风神潇洒,这才是这一幅帝王肖像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在本展中,观众可以见到许多中学课本里的古人,特别是那些帝王,曾经是历史书中每一个章节的重点插图。在国家博物馆馆藏人物画中,帝王和皇族成员在明清肖像画中占有重要部分,甚至出现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多种不同版本的肖像画。这些帝王和皇族肖像,多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厚重,画工精湛,多为职业画家所为,且多不具画家姓名,是明清时期传神写照的典范,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祭祀性的肖像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如今,这些帝王与皇族或坐或立在展厅之中,萦绕在他们身边的是那一段段并未久远的历史。驻足在前,常常令我们陷入到历史的沉思之中,仿佛可以与他们平等对话。本版文/王建南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朱元璋出身明教,称帝之时,明教教主张无忌的结局出人意料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除不尊崇孟子之外,还做了三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 古代皇帝真的很多胖子吗是吃得好还是故意画成这样!
- 张无忌最终的结局怎样其实他没被朱元璋杀死,金庸已经给出答案
- 朱元璋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大明”?不仅与明教有关,更与元朝有关
- 朱元璋儿子的陵墓被关顾,一个特殊情况,让盗墓贼们望而却步
- 王冕:朱元璋多次召他入京为官,他却隐居山林
- 古代书画成交TOP10榜单,《十面灵璧图卷》勇夺年度全球最高价
- 那些意想不到的历史冷知识朱元璋为元素周期表所做的贡献
- 张无忌历史原型是谁?红巾军领袖,比朱元璋更早当“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