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 情怀|掖在心头的记忆|孔凡耀:难以割舍的“土记者”情怀】居住在泗阳县城的孔凡耀,家中收藏一张35年前的县广播站发给他的通讯员证。他说,每当看到这张通讯员证时,做业余报道员的往事就涌上他心头。
文章插图
1969年出生的孔凡耀告诉采访人员,他16岁那年,当时的泗阳县王集乡政府在暑期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得知消息的他就兴冲冲报名参加了。刚开始写新闻稿件,他也不知道什么是新闻,新闻该怎么写。参加完培训班回家后,只要自己认为能写的,他就写出来。每写一篇稿件,他就跑到乡政府请当时负责乡通讯报道工作的老师修改。一个暑假,他写了43篇稿件,只有一篇《邻居好赛金宝》的社会新闻,被县广播站采用,后来还收到县广播站寄来的五毛钱稿费。
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特别是农村,看不到图书报纸,没有电视,家家户户的屋里都挂着一个有线广播匣子,由县广播站一天三次播送新闻。人们知道的天下大事,都来源于这个广播匣子。听广播成了人们一天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
孔凡耀说,从广播里听到自己写的稿子,当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激动了。自此,他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章插图
在学校里,孔凡耀就利用课余时间给广播站写稿,一年下来,被采用的稿件竟超过了当时乡政府聘用的一名实习通讯报道员,后还被评为先进报道员,获得了乡政府颁发的奖状和一条毛巾。1985年1月,县广播站给他颁发了一本红色的通讯员证。这本通讯员证,从此成了他学写新闻稿件、进行日常写作的一盏引路灯,始终照亮着他的心房,激励着他不断地在写作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18岁时孔凡耀早早地离开了校园,步入了社会。他曾在家务农一年,种过田、扒过河,晚上,拖着劳累的身躯,在昏暗的油灯下“爬格子”,写乡村新闻。
留给孔凡耀印象最深的是,30年前,一次步行往返数十里给县广播站送一篇350字的“听众信箱”《春节期间切莫忘记防火》稿件。由于当时他穿的是旧布鞋,走在石子路上,左脚的鞋底都被石子磨坏了。石子磨脚的那种疼痛,到现在他仍记忆深刻。
孔凡耀曾外出打工两年,无论在化工厂打工,港务处拉平车,还是在渔场养鱼、捕鱼,跟人学做瓦工,他始终没有丢下新闻写作这个爱好,总将几本新闻写作知识的书籍带在身边。一有空闲,他就钻进书海,在潮湿、低矮的打工住处,没有写字台,就趴在膝盖上,白天的所见所闻、心里的所思所想,只要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他就认认真真地写下来,向家乡报刊、电台投去,以此反映家乡人在外地的打工生活。尽管工友们讥笑他“破麻棉袋做旗袍,天生不是那块料”,但他仍执著地、默默地写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笔耕不辍,每年孔凡耀都有五、六十篇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有的还刊登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上。1990年他被一家单位聘用,成了一名文员,自此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通讯报道工作,曾被《泗阳报》聘为特约通讯员。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35年的光景过去了,孔凡耀说,许多老物件在一次次搬家时被遗失,但这本通讯员证却一直被他珍藏着。正是这本通讯员证,成为他扎根基层从事宣传报道工作30多年的动力。他说,每当看到它,他就觉得做“土采访人员”很快乐也很自豪。“土”却接地气,“累”却见识广,“难”却炼意志。现在的他,已从毛头小伙变成了两鬓花白的“大叔”,但仍坚守在基层卫生宣传工作岗位上,用手中的笔为人民的卫生事业默默地耕耘着。
【来源:速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画家心脏骤停10分钟,苏醒后凭记忆还原地狱的模样,看后让人心惊
- 《终极笔记》吴邪为什么要帮小哥找记忆,原来与找三叔相同!
- 少女情怀未必都是诗——闲论女皇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悲喜人生
- “宣化记忆”征文
- 任何一门知识,都可以从整体上,让孩子先记忆后理解
- 毛泽东主席诗词作品中常出现“雪”,背后透出这一情怀
- 不仅醉心书画,对体育也着迷,书法家舒乃仁讲述他的“奥运情怀”
- 消失的记忆 ‖文/lynn
- 重庆工业企业缩影|二厂记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