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战|民国年间的“屈原保卫战”,胡适:屈原不存在;郭沫若:胡适胡说

大家好,我们的大龙猫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保卫战|民国年间的“屈原保卫战”,胡适:屈原不存在;郭沫若:胡适胡说
文章插图
屈原的影视形象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但是在民国时期,有的学者却怀疑屈原可能并不存在,这似乎也给端午节存在的合理性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史记》中所载的屈原生平关于屈原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他非常有才华却遭到小人嫉妒诋毁,楚怀王受这些谗言蒙蔽,于是亲近小人,罢免并疏远了屈原。
 保卫战|民国年间的“屈原保卫战”,胡适:屈原不存在;郭沫若:胡适胡说
文章插图
屈原被罢免后的不久,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便与楚国约为合纵联盟,一起对抗强秦。但效忠于秦国的张仪假装脱秦投楚,以厚礼蒙蔽楚怀王,他对怀王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如果楚国能与齐断交,秦国愿意献上六百里土地。”贪心的楚怀王同意了,但他派使臣去秦国接受土地时,张仪却诡辩说当时约定好的是六里土地。楚怀王大怒,派兵讨伐秦国,结果兵败如山倒。后来,秦国拿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怀王恨极张仪,于是对亲国国君说他不要这些土地而要张仪,张仪到楚国之后,重金贿赂楚国的权臣靳尚和宠姬郑袖。二人在楚怀王说尽了张仪的好话,而楚怀王居然也被二人蒙蔽,放走了张仪。此时的屈原已经被疏远,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楚怀王说为什么要放走张仪,放走之后必有大患,楚怀王这才醒悟过来慌忙派人去追,但也于事无补。
 保卫战|民国年间的“屈原保卫战”,胡适:屈原不存在;郭沫若:胡适胡说
文章插图
再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楚军大败。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希望怀王可以到秦国共商大事,屈原劝谏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但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力劝怀王前往秦国。楚怀王最终决定入秦,但一入秦境,秦楚怀王便被扣留了,秦国一次威胁怀王,强求他割让土地。怀王十分愤怒,不愿听秦国的威胁,最终死在了秦国。项羽的谋士范增曾言:“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说的便是这桩往事。楚人如此痛恨秦国,所以便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的流传,项羽以楚国大将后人名义起义,也因此得到了众多楚人的支持。楚怀王死后,他的长子顷襄王继位,任用子兰为令尹。屈原因子兰劝怀王入秦而十分怨恨他,子兰得知后,令大臣们在顷襄王面前说尽了屈原的坏话,于是屈原被放逐。在这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坏境下,屈原不肯随波逐流,最终怀抱石头,自投汨罗江而死。百姓十分敬佩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演化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保卫战|民国年间的“屈原保卫战”,胡适:屈原不存在;郭沫若:胡适胡说
文章插图
二、民国时候的“屈原否定论”现在的我们,大多认为屈原是真实存在于战国的一个人物,但在民国时期,受疑古思潮的影响,一些学术大家却十分怀疑屈原是否存在,比如说胡适。最早否定屈原存在的是叫廖平的一个经学家,他师从张之洞,在经学上造诣极深,甚至有一种说法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便是剽窃他的文章。廖平1912年所著的《楚辞讲义》中提出《楚辞》并非屈原所作,“《楚辞》“辞意重复,非一人之著述,乃七十博士为始皇所作仙真人诗,采风雅之微言,以应时君命。”他还认为司马迁所作的《屈原列传》也非原文。
 保卫战|民国年间的“屈原保卫战”,胡适:屈原不存在;郭沫若:胡适胡说
文章插图
胡适在廖平基础上继续质疑屈原的存在。1922年胡适在《努力周刊》上发表了《读》一文。首先,他对最早记载屈原事迹的《史记》产生怀疑,他认为,“《史记》本来不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其次,他认为传说中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曾生在秦汉以前,因为屈原是一个理想的忠臣,但是战国时代不会有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依胡适所见,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也就是说有关屈原的事迹是被后人“发明”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