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从张爱玲的小说题材来看,思想和意识的高度都远超同龄作家。比如她塑造的白流苏、敦凤、曹七巧、霓喜等女性角色,都是反映出社会真实朴素的女人生存状态,通过展现女性自我矛盾、冲突,甚至有点畸形的生活面貌,超越了传统文学的写法,做出的成绩和带来的文学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可张爱玲的优势和特点,也容易为她写作的制造局限性。
文章插图
她笔下的两类人物,要么是在封建大宅院里纸醉金迷、等待被时代淘汰的贵族,要么是努力讨生活求安稳、有小奸小恶的市民。这些写作素材,大多来源于她从小的家庭经历和耳濡目染的人情世故,她记录社会百态的视角也是青年时期的立场。不得不承认,张爱玲独自生活之后的社交圈比较小,尤其是移居国外后,大多时间都专注写作,人生阅历的增长变得迟缓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作品保持\"少女感\"的原因。对男女情爱剖析得如此深刻,却没办法像中年人一样平静、淡然的看待世界,以至于被傅雷、钱钟书等人诟病,说她的作品流于小资情调。
文章插图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对于自己的文章风格,张爱玲认为始终存在一种\"斗争性\"和\"苍凉感\"。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理解张爱玲,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她在1944年之前写作高产而高效了。原生家庭的矛盾,亲人之间的斗争,都能为她的创作提供原型,而在与胡兰成结束两年的虐恋以后,她写下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我的心已经枯萎了,连同我的作品一起。\"30岁之后的张爱玲都在写什么呢?她开始为电影创作剧本,而且大部分内容和男女感情、两性关系相关。
文章插图
1958年,她写出了《人财两得》《桃花运》《情场如战场》等剧本,供香港电懋电影公司拍摄;3年以后,她又写出了《小儿女》《一曲难忘》《南北一家亲》等剧本。之后10年里,她陆续写了散文,翻译了作品,把之前的小说改编后重新发表,比较出名的有《金锁记》改为长篇小说《怨女》,《十八春》改为《半生缘》。旅居美国生活近40年,张爱玲的生活并不平顺,第二任丈夫赖雅婚后不久就中风、骨折,巨大的经济开支让家庭变得拮据,她用英文创作出的作品,也不被国外读者欣赏。对张爱玲打击最大的事,应该是母亲黄逸梵的去世和丈夫赖雅的离开,她之后的\"斗争\"转为了\"内心的纠结懊悔\"和\"惧怕世界的孤独\"。
文章插图
母亲离开时,她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母女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收到母亲留给她的古董时,她面壁大哭后生了一场重病。以至于后来有人去探望她时,她只是喃喃自语和母亲对话:\"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的,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晚年时,张爱玲已经闭门不和人接触,三年之内搬家百余次,总觉得身上有虱子,更害怕接触陌生人,去世一周以后才被人发现。也许正是晚年的凄楚和孤独,成为了张爱玲写作最后的动力,写完了《小团圆》《惘然记》等作品。
文章插图
李安拍摄《色戒》的时候,时常觉得张爱玲就在旁边。看原著都多次落泪,拍的时候更是动情。在迷恋张爱玲的名人读者中,李安并不是唯一。很多作家、名家,都对她的文笔大为赞赏。作家余秋雨觉得她在文学里的寂寞,展现出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的独特一角,让上海的风韵得以留存和记录。王小波认为张爱玲的小说,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白先勇的评价更高,他觉得张爱玲的小说语言,继承了《红楼梦》和金瓶梅,是正宗的中文,她在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
- 5本超经典的古代言情文少女眉若远山,琼鼻樱唇,桃腮雪肤
- 撒糖不手软!匪我思存高甜新作来袭,甜到少女心炸裂
- 少女情怀未必都是诗——闲论女皇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悲喜人生
- 少女偷她妈的“切肉刀”鉴宝,鉴定时专家手抖忙问你妈啥来历
- 安利4部末世文,囤货少女和傲娇少年的末世生活
- 宋氏三姐妹的母亲,留个世人的3条处事哲学,字字珍贵
- 干净清纯少女插画,笔触柔和,发型画得好细致
- 每一位老母亲,都是等待出道的练习生
- 他只活了30岁,因妻子的离世,被称为百年难得“最深情”的男人!
- “诗佛”王维:为青梅竹马婉拒玉真公主,妻子离世后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