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王阳明自贵州龙场回归官场之后,便充分地利用了他的这三条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困扰他的小人的问题,为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贡献出了他的力量。明正德十一年,王阳明被任命为了南、赣、汀、漳等地的巡抚,此时这些地方的盗贼相当猖獗,经常骚扰百姓且烧杀抢掠,给当地的治安和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王阳明在此时便使用的他的第二套策略,那便是“恩威并施”对付这些毫无良知但是难成气候的盗贼和沆瀣一气的衙役,他首先对那些串通盗贼的衙役们声明只要提供有效情报便不再追究往事。很快便有很多衙役坦白了他们的罪过且主动提供情报,而后王阳明便根据这些情报大展神威,他以“诡异”的用兵手段率领着一些书生和衙役平息了数十年的盗贼之乱,被当地的百姓称之为“神明”。而这些作乱的盗贼和串通的衙役中有很多人是迫不得已的,王阳明又以他的第一套策略对其进行了感化,这些人在接受了惩罚之后再也没有犯过错了。
文章插图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叛乱,消息传到了北京之后举朝为之哗然,而当时处在闽赣一带的王阳明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讨贼之路。他效仿当年的曹孟德与孙刘联盟的赤壁之战,在鄱阳湖与宁王的叛军展开了生死对决,最终在宁王叛乱35天之后将其擒获。王阳明平定了宁王之乱使得朝中的佞臣极为不满,一来是他们平时就与宁王交往甚密,而来则是他们还想借此来一场政治投机。以太监刘瑾为首的佞臣集团建议南巡的正德皇帝“擒获”宁王,便集体建议王阳明将宁王释放。王阳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巨大的政治阴谋,一旦自己将朱宸濠释放,那么“串通作乱”的罪名是逃不掉了。为此他采取了第三套策略去对应朝中的小人,就是说服了与太监刘瑾不和的大太监张永,将朱宸濠交付到他的手中而后自己便称病不理会此时。太监张永本身就是一个奸佞之臣,但是他与太监刘瑾已经由交好发展到了反目,这正中了王阳明的下怀。果然,张永接受了朱宸濠之后,太监刘瑾等人的诡计便无处可施了,王阳明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逃过一劫。
文章插图
王阳明先生历来是以“心学”著称的,但是很多人都对他的生平不甚了解,不能够理解他为何能够在明末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保全自己,并且数次建功立业。在那个小人当道的年代,阳明先生正是通过他龙场悟道之后的三条策略,完美地周旋于诸多的小人之间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智慧对于我们在职场、官场乃至是日常的生活中都大有裨益。遇见惹不起的小人,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阳明先生的这三个对策去处理,再棘手的事情恐怕也会变得简单很多,生活也会越来越顺。正德四年(1509年),王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指意识与行动。王阳明大师的很多行为都充满哲学,他的知行合一说也给人们带来的极大启发,因此,笔者建议可谓读一读王阳明大师的《知行合一》。
文章插图
心不静,看到世界就是被自己心加工的过的,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可避免地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滑向深渊。正如他给弟子讲道时说得那样:“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更是影响了世界,梁启超曾经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可见王阳明的心学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还有人说中国和日本之间,其实只差了一个王阳明。可以说读懂了王阳明的心学,也就读懂了人生的真谛,做起事来知行合一,达到感通天地的效果。
- 农村讲究“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尽生活智慧!
- 生活中遇到小人怎么办鬼谷子掌握这3招,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
- 老人独自生活在山里,他用40年的时间,把悬崖变成一个巨大艺术品
- 做事不明智,生活不如意
- 唐朝经济繁荣、贸易商品繁多,为何酒器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笔记·天翻地覆也要好好生活
- 《悯农》作者:吃得“苦中苦”的人,大多毁在了“人上人”的生活
- 万一变有钱了,我该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还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设计
- 创意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