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譬如场合十分正式,拜天、拜地、拜神明时,应履行“稽首”;地位下者拜上者,如臣下拜君王、子孙拜父祖、学生拜老师,也应拜以稽首。稽首时应双膝跪地,拜头至地,长伏后起。稽首礼讲究跪拜时间要长,最好是得到受拜者的应允后才能起身,这样足以表现两者的地位差距。而同辈互拜,应履行“顿首”。顿首是平辈与平辈之间的礼节,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较为普遍的社交礼仪。在坐具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平辈与平辈之间如果互相致礼,应在坐席上拜首至地。不过,与正式的稽首相比,顿首只需额头轻轻接触地面一下方可起身。
文章插图
三拜的最后一拜“空首”,则是上位对下位的答谢式礼仪。比起稽首、顿首需要拜头至地,空首拜礼时需要将手垫在额头与地面间,额头轻点手背表示以致谢意。从“正三拜”的规定看来,古代对不同阶级需要行使的不同礼仪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下级对上级、平级对平级、上级对下级,阶级层层严格把关,无一不体现出上位者的尊贵。这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自《周礼》定下规矩后,后世的每一位统治者都或多或少有所沿用,跪拜等礼节与“三纲五常”严格绑定,让这种对上位者的崇敬之意成为人们无形的道德枷锁,以减少反叛思想的产生,最后使得封建统治得到巩固。
文章插图
关于跪拜礼所寓示的阶级差距,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在古代,无论何种跪拜礼,都只有男性可以行使,地位卑贱低下的女性甚至不被允许行使跪拜礼。跪拜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无形映射商周时期,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逐渐确立,后世各代的统治者都视礼仪教育为大计,固化民众思想不仅可以强化等级观念,更有利于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礼仪的规范和封建皇权的加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朝政朝仪上跪拜礼的沿革,是两者联系的最直观反映。秦朝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礼仪也被严苛地运用。而到了汉朝时,刘邦手下的功臣嫌秦朝朝仪繁琐不堪,懒得遵守这些纲常教规,干脆起着哄废弃了朝仪。这些弟兄从在沛县起就跟随刘邦,情感深厚,虽说都是武功高强的猛将,但大多都没读过什么书,性格率直好爽,在酒宴上爱大声吆喝,甚至有时候起兴了还会舞刀弄剑,不止一次令筵席场面混乱不堪。刘邦熟虑在心,总觉得过意不去。
文章插图
这时名臣叔孙通看出了刘邦的小心思,毛遂自荐要为汉高祖定礼制规。于是汉朝礼仪复用了秦朝古法,再加以符合时局的修改,汉代的朝仪就此定制。汉代的朝仪虽没有秦朝繁琐,但依旧凸显出皇帝的地位。其中就包括君王朝臣时,所有的臣下都应向皇帝跪拜,跪拜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进行,规定不许任何人喧哗,并且跪拜时,所有人都不许抬头看皇帝,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文章插图
君臣之间的礼仪经过汉朝一番强化,皇帝的地位更显得至高无上,所有人见皇帝就都需要下跪了。汉代君臣礼仪的加强明显与皇权意识的加强存在紧密联系,反观后来唐朝时,皇权意识较汉代相对削弱,经济开放、文化呈现大融合趋势,统治者对礼仪的规制就有所放松了。唐朝社会的人们不必过度遵循礼法,就连女道士都可以正常地与社会上的男性进行交际;而至于君臣之间的朝仪,大臣可以坐在板凳上与皇帝议政。皇权的加强,必将致使社会等级制度层层严苛分化。后来到了宋朝末期,大臣们议事时坐的板凳就被撤走了,皇帝认为只有自己坐着、群臣站着才能够彰显社会最上级的荣耀与威严。这种情况到了皇权极端强化的明、清愈演愈烈,人们不仅要跪拜,还要磕头,清朝时见皇帝需要整个人趴伏在地上磕响头,并且谁磕头磕得响,谁就是对皇帝最尊敬的那个。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
- 古人讲“英雄脚臭、好汉屁多”,此话怎讲?古人想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