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逸仙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前言说起格律诗,有两个人的名字是一定要提起的,一位是沈佺期、一位是宋之问(656?-712),这两位被合称为”沈宋“。他们与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处于同一个时期。这些诗人对于格律诗的定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之问经历了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五个皇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还各自登基了两次。这一段时期大部分都是武则天掌权,大臣们身不由己被卷入争夺政权的斗争之中,悲催的宋之问两次被贬,最终还被唐玄宗赐死于异乡。宋之问的高光时刻在武则天的执政时期,但是他最优秀的诗作却出现在其贬谪时期。原因也很简单,仕途顺利时,他总是跟着皇帝歌功颂德,写的都是应制诗。只有倒霉的时候才能写出点真实的情感,所谓赋到沧桑句便工,宋之问既是。
文章插图
一、宋之问的风光时刻在武则天掌权时代,宋之问因文采出众并攀附上了张易之兄弟,所以仕途颇为顺利,经常有机会扈从武后朝会游豫, 写过不少应制诗。在这类文学活动中,有两件宋之问最为得意的事情。1、”夺锦袍“事件,《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记载: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锦袍以赏之。武则天在洛阳龙门与群臣宴会时,命令官员们赋诗,左史东方虬(qiú)先完成,武则天一高兴就赐给他一件锦袍。这个东方虬也是文学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陈子昂批判初唐诗”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名句出自《寄东方左史修竹篇书》,这个东方左史就是东方虬,陈子昂对其《咏孤桐篇》大加赞赏: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话说东方虬得到了武则天的锦袍后,还没有捂热乎呢,宋之问的诗也写好了。武则天读过大喜,把东方虬的锦袍要回来,转赐给宋之问了。宋之问的这首夺袍诗也传了下来,即《龙门应制》: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骎骎映晚花。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这是一首长篇的古体诗,开头先写龙门的风景,然后引出武则天”乘春幸凿龙(凿龙山,即龙门山)“。后面叙事与写景相间,用华丽精美的语言讲述了出游、宴会、离开的过程。最后几句拍了一下马屁,肯定了武周政权的正统性。这首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大得武则天的欢心,于是”夺虬锦袍以赏之。“不知道郁闷的东方虬心里面是什么滋味,他的那首应制诗并没有传下来,我们没有办法和宋之问比较。更悲催的是,陈子昂大加赞赏的《孤桐篇》也没有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一首绝句颇为有名,即咏《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2、沈宋的对决宋之问的高光时刻不仅仅是夺袍事件,还有一件事也很让他露脸。这一次的对手不仅仅是当朝的百官,更重要的是击败了与其并称为”沈宋“的沈佺期。关于沈宋二人的贡献,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指出:“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新唐书 文艺》也把二人相提并论: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这两段话都是对于沈宋在格律诗方面的贡献进行了肯定。上面的《龙门应制》是一首古体歌行,这一次二人的作品就是最代表唐朝的五言排律了。宋计有功撰写的《唐诗纪事》中,这个赛诗会被描述的异常精彩: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馀篇。帐殿前结采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进,唯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伏,不敢复争。昭容,即上官婉儿,原宰相上官仪因得罪武则天被诛杀,他的这个孙女幸存下来。没想到这个女孩长大后,竟然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上官一家的故事也不少,以后的文章会说道上官婉儿的五律,老街会专门写她,这里就不多讲了。上官婉儿作为裁判,还是很公平、公正、公开的,她评价二人的诗作高下之分在结尾两句。下面我们分别看看沈佺期和宋之问的这两首排律: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唐·沈佺期) 五言排律 押灰韵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唐·宋之问) 五言排律 押灰韵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淩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沈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按照上官婉儿的评判,沈佺期输在最后两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结尾”词气已竭“。不如宋之问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上官婉儿说”犹陡健鶱举“,鶱,鸟儿向上飞的意思。这两首应制诗最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五言六韵的排律正是唐朝科举时的诗体,是非常标准的格律诗。当时有一百多人做了诗,我看到的其他诗作也是这种五言六韵的排律。要区分高下,除了对仗精工,辞藻华丽以外,还要紧扣题目:皇帝、晦日、昆明池,根据这三个内容引入相应的典故以丰富内容。元朝方回《瀛奎律髓》评价得当,老街就不赘述了,只需要从这三个内容和结尾来理解即可:用“春”字、“豫”字便好。“节晦蓂全落”,见得是正月三十日。急着“春迟柳暗催”一句,足其意。池象溟海而观浴日,既已壮丽,又引胡僧劫灰事为偶,则尤精切,可谓极天下之工矣,“镐饮”、“汾歌”一联,王禹玉袭为《上元应制诗》,殊不知之问已先用矣。尾句尤佳。“不愁明月尽”,谓晦日则无月也。池中自有大蚌明月之珠,如近世甓社湖珠现是也。妙甚。方回《瀛奎律髓》另外诗赋被引入科举,也正是在武则天掌权的时期。《唐诗纪事》里说的傀儡皇帝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第三子,登基没几天就被她妈废掉了(不是骂人啊)。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
- 青楼女子巧出一上联,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对不上,六百年仍无人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