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司马绍即位,也就是晋明帝,让温峤担任中书令和侍中。但是王敦将温峤任命为自己的左司马,让温峤为自己工作,可以随时掌控温峤。温峤初始并没有将王敦看成敌人,他看到王敦专权,还专门进行了劝说:昔帝舜服事唐尧,伯禹竭身虞庭,文王虽盛,臣节不愆……愿思舜、禹、文王服事之勤,惟公旦吐握之事,则天下幸甚。温峤以儒家推崇的唐尧舜禹和周公来启发王敦,俨然又是一位儒家人士。可惜,温峤苦口婆心之说,王敦并不理睬。而温峤“知其终不悟”后,下决心要除掉王敦。
文章插图
负责京畿地区管理的丹阳尹职位空缺,温峤施展“欲擒故纵”之计,他假意推荐钱凤,结果王敦偏偏用了他。温峤担任丹阳尹就得以离开王敦,他到建康组织人马讨伐王敦,终于将王敦铲除。王敦被灭后,有人要求彻底铲除王敦党羽,若真如此行事,将造成又一轮自相残杀,只能削弱国家实力,温峤要求明帝宽厚待人,才使得东晋没有出现内部杀伐之事。晋明帝司马绍死后,温峤又辅佐晋成帝司马衍,司马衍称帝时才4岁,因此司马绍死时任命了7个顾命大臣,温峤是其中之一,可是顾命的实权却掌握在王导和庾亮手中。庾亮和温峤关系很好,可是和其他大臣们的关系却很紧张,他四处树敌,尤其对在外带兵的武将们看不顺眼,认为他们都要造反,于是对他们多有牵制,使得这些武将们很愤怒,有灭王敦大功的冠军将军苏峻最先反叛。
文章插图
但是陶侃和庾亮的矛盾很深,因此让陶侃起来平叛的难度非常大。此时的温峤又成了儒家中人,他对陶侃晓以春秋大义:成败之由,将在于此……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望仁公悉众见救,况社稷之难……假令此州不守……将来之危乃当甚于此州之今日也……公进当为大晋之忠臣……在晓以大义之外,温峤还承诺以陶侃为盟主。在温峤的感召之下,陶侃终于率大军参与平叛。
文章插图
庾亮惊恐万状之计,还是温峤出面协调两人的关系,使得两人终于和解。平苏峻的战事进行到关键时刻,军中缺粮,于是温峤设立行庙,设祭坛祭奠皇天后土祖宗之灵,他亲自读祭文。温峤的祭文读得“声气激扬,流涕覆面”,感动得三军将士们勇气倍增,个个奋勇,一鼓作气破了苏峻。温峤如此,乃是典型儒家人士的做派。五、法家和道家的交替苏峻的部下有在平叛中期归顺的,在苏峻之叛被平息后,以道家无为而治的王导要对这些人进行褒奖。这时,温峤又成了法家人士,他认为,这些人参与叛乱,本就是大罪,虽然中途醒悟,但“未足以补前失。全其首领,为幸已过,何可复宠授哉!”意思是功是功,过是过,功不能抵过。
文章插图
可惜温峤由于拔牙而引起中风,回到武昌不到10天就去世了,享年42岁。六、儒、法、道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藏随着社会的发展,儒、法、道智慧越来越相互融合,无法分离,这三种思想的结合,也越来越体现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章插图
- 梁山三大女将,两位都爱开店,一位做正经生意,另一位却要人性命
- 这2位撑起了半个东晋,一位是奇女子诸太后,另一位鲜有人知!
- 此人梁山一位悍将,为人低调却秒杀李逵,征讨方腊马踏身亡
- 它是古代吉祥宝物,人见人爱广受贵族欢迎,却受到一位皇帝的厌恶
- 刚当了状元,科举考试就取消了,最后一位状元人生有多荒诞
- 中国“从未改名”的一座城市,沿用3000多年,只因出了一位美人
- 那么多版黄蓉,她是最让金庸老先生满意,又美又灵的一位!
- 梁山中哪一位好汉最受女性欢迎没有背景,却人尽皆知!
- 梁山五虎将的结局:一位死于暗算,一位吐血而亡,一位伤重不治
- 宋江被毒死后,梁山一位好汉再次造反,还做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