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德盛的大篆书写得益于从小练就的“童子功”,奠基于西安美院的系统深造,成熟于转益多师的传承吸纳,鼎盛于2008年奥运会的“国礼”书写,扬名于国内外历次活动的擢拔与提升。
文章插图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窦德盛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成长并走向成熟的艺术家。几十年来,他始终抱以坚定的文化理想,始终拥有艺术创作的激情。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煌煌大幅还是精致小品,始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体现出高昂的时代精神。他善于在文化观念上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守正创新的信念不断探索,从艺术学理的角度审视历史,面向当代,为自己的艺术寻找正确的坐标。正是这种稳定和持续的精神追求,使他在每一幅作品的构思和表达上都有新的突破,在艺术表现的维度上不断拓展,确保自己的艺术创作拥有稳定的质量和更高的追求。
从地方到省城再到北京,从日、美、英、法到欧盟总部、联合国总部,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体悟,使他能够将多种经验集中起来,转化为自己创作的能量,在不断的考量构化、巧思推敲中,追求一种宏大而隽永的艺术表达,把象外之能转化为笔下之意,创作出兼具历史厚度与艺术品格的力作。“天地之故,一开一合尽之矣。”书法之开合,犹如舞台之调度,行文之起落。窦德盛善于巧妙地处理欹与侧、浓与淡、繁与简、疏与密等视觉构成关系,使得繁复曲折的大篆书写在脉络开合的顿挫转折处天然而成,融为妙境。他对书法线条的把控处理,既有篆籀之磊落,也有古意之盘旋,顿挫波折,意趣相生,形成具有时代温度的笔墨语言。
文章插图
传统的大篆书写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书法理念为一体的民族艺术。既要浸润于传统文化积淀进行转化创造,又不能无章无法离经叛道,还必须不断合振时代脉搏进行有效探索。作为中国书法要素的笔墨,不仅仅是表现形象的技巧,更蕴含寄情于神的审美意趣。笔墨是书法家心灵的迹化,是学识修养综合表露的载体。优秀的书法家要想拥有自己的艺术语言个性,既要充分运用发挥特有工具、材料的属性与神采,又不能受工具材料、笔墨语言形式所限。有思想的书法家,对笔墨外在表现形式的思考、怀疑、顿悟,总是发自内在精神的超越,在阴阳互动、计白当黑等哲学精神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笔墨语汇的约束,使笔与墨的表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除此之外,还要在艺术创作上有属于自己的“绝活”,才能彰显个性,卓尔不群。明代著名的书论代表作《书诀》中记录了这样一段精彩论述,“米元章书史录张伯高帖语云:忽忽兴来,五指包管。此为题署及颠草而书。伯高、鲁公皆言大字运上腕,谓径尺以上也。小字运下腕,谓径寸以内也。若径丈以上,如文信公魁字,人必立起,以一身全力自肩及肘运,则以五指齐撮墨池之端,似握铁槊画沙泥,使手离纸三尺,然后八法完整,左右无病。伯高得法于贺季真,其笔如空中抛弹,壮伟奇怪,高视千古。正以能运上腕,全力在笔,笔与神会,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也。”之所以大段引用经典,是为了佐证窦德盛近年来的“巨书”创作渊源有自,绝非无章无法离经叛道。大约十多年前,在东盟十国的一次会议上,面对日本书法家目空一切的眼神和周遭无可奈何的叹息,窦德盛撩衣破步走上前台,以深厚的功力和完美的展示“为中国赢得了荣耀”:“那个日本书法家突然写了八尺大的两个字,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可是在北京啊,在国家会议中心。咱们是主办方,不仅要回应,还必须把她(日本的女书法家)镇住!”怎样“镇住”?他写了一丈二尺大的四个字:“世界大同”,整整比日本书法家的篇幅大了30%!多年后回想起来,窦德盛依然激情四射,自豪、自信、勇于担当的情怀溢于言表。
- 书法字画|唐朝铁线篆书法第一人,文采风流获李白芳心,李阳冰是怎么做到的?
- 书法字画|细读《篆刻学》:毛笔写篆书为什么要“中锋运笔”
- 中锋|毛笔写篆书为什么要“中锋运笔”
- 战国时期|战国篆书《中山王方壶》超清铭文
- 雄秀|雄秀兼备——黄纯尧先生山水画作品欣赏(图)
- 书体|第三讲 篆书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