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标题:什么!林妹妹过目不忘 , 这句李商隐引诗竟然背错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领着刘姥姥与一众逛大观园的过程中 。有一段水路是乘船行舟 , 秋塘中的残枝败叶无法让船畅行无阻 , 宝玉便抱怨道:“这些破荷叶可恨 , 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黛玉却竟然说道: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 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
令人诧怪的是 , 林黛玉的性格与诗风却是最接近李商隐的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陷溺执着与缠绵悲凄 , 都属于同一血脉 。如此一来 , 黛玉最不喜欢一个有如自我影像的诗人与诗歌 , 就如同最不喜欢自己!而这如何可能呢?事实是:这是可能的 , 而且合情合理 , 世间的复杂与人性的奥秘正是令人惊叹的神奇所在 。
若加以剖析 , 黛玉宣称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 原因至少有两个 , 可详参欧丽娟“大观红楼”系列和《诗论红楼梦》 。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 过目不忘的林妹妹 , 这次的引诗 , 居然记忆有误 , 把“留得枯荷听雨声”错背为“留得残荷听雨声” , 今天我们要来细读这首李商隐的《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 , 相思迢递隔重城 。
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 。
一
李商隐所宿之骆氏亭 , 是一个让诗人立足眺望远方的据点 , 从诗中第一联可知 , 其地临水而筑 , 周遭绿竹茂生如云 , 带有城郊水竹林泉的自然景致 , 而与深居城内的被怀思者之间 , 乃存在着“迢递隔重城”的距离与阻碍 , 由此遂奠定了启动相思之翅膀的基础 。
所怀思者乃崔雍(字顺中)、崔衮(字炳章) , 两人为对李商隐有怜才知遇之恩的兖州观察使崔戎之子 , 亦为李商隐之从表弟;此处直称其名 , 可见此诗应是二人尚未入仕之前所作 , 故冯浩系于文宗大和九年(八三五) , 时李商隐二十四岁 。
静夜怀人 , 作为全诗之主旨或内涵 , 乃是诗中常见的人生体验 。在四下无声、万籁皆寂的夜晚 , 人类的灵魂平息了白日期间扰攘骚动的浮躁浑沌 , 反而得以从窒闷与沉睡中豁然苏醒 , 以无比清明之灵视逼近心魂的深处 , 让真正的思念更加活跃而深沉 , 形诸笔墨之中 , 便多诚挚恺切之词 。
如孟浩然有“感此怀故人 , 中宵劳梦想”(《夏日南亭怀辛大》)之句 , 抒写其寻觅知音之渴切 , 以至于终夜辗转难眠之情状 , 笔调坦率热切;而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一诗则说:“怀君属秋夜 ,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 幽人应未眠 。”以清雅之笔墨叙写悠远之情致 , 比起孟浩然思念故人时的执着浓烈 , 显得是淡而有味 。
相较之下 , 李商隐此诗就比较接近韦应物这首诗 , 同样是秋夜的清景雅致 , 怀人之情也含蓄蕴藉得多 , 更重要的是两者都寓情于景 , 借秋气之清澄明净与夜晚之寂然静默 , 将那一份深幽清明的思念之情委婉表出 。
【诗词歌赋|什么!林妹妹过目不忘,这句李商隐引诗竟然背错了?】风靡华语世界的唐诗公开课名师、台湾大学欧丽娟系统讲解李商隐三十余首代表作
二
这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既是因夜宿有感而作 , 故首句之“竹坞无尘水槛清”便先从宿处着墨 , 所谓“竹坞” , 为种植竹林而四面高中央低的地方;“水槛”者 , 乃临水所建有护栏之台榭 。至于诗中分别所下之“无尘”与“清”字 , 除了描绘出一种清彻不染的视野 , 而展现骆氏亭竹水幽然的清雅景致之外 , 仿佛也蕴含着使人心虑澄净的意味 。
独自不寐的诗人凭栏悠思 , 感受到竹林中细叶吟风、水槛外清澈见底的秋景 , 四周沉降之夜气过滤了空中浮游之埃尘 , 虽然笼罩在重重秋阴之中 , 无法领略到“荷风送香气 , 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盛夏风光 , 但在如此水清天凉、清新不染的环境浸润之下 , 空明的心灵反而使思绪感觉都更为纤细敏锐 , 而那股油然生起的相思之情 , 也就显得加倍透明而纯粹 , 带有晶莹剔透的性质 。
- 魔道祖师中,大家最怕听到什么?看到第三句已经忍不住哭了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红楼梦里,贾琏为什么老喜欢地位低下的女人这样分析你可赞同
- 被主人带走的妖怪会是什么下场最惨的莫过于这只妖怪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蒋介石4个“把兄弟”的书法,您会给出什么评价?
- 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早就知道,他已经飞出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 起名怎么确定汉字五行,什么是汉字五行
- 终极笔记中常说起的老九门,九门是怎么排名,都有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