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在位14年,影响中国1300年

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唐朝诗人罗隐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李世民夺位后,很喜欢跟臣子谈论读书心得。一次,他对左右说,我读了《隋炀帝集》,知道隋炀帝也认同尧舜的功绩,否定桀纣的暴行,但他做起事来,怎么就完全相反了呢?劝谏小能手魏征,立马回答说,一个君主,哪怕再有才,也应当虚心听取属下的劝谏,这样“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治国大事才不会跑偏掉。归根到底,隋炀帝因为太有才了,恃才傲物,听不进劝,自己做了桀纣都不知道呀。这次关于隋炀帝亡国的对话,实际上框定了后人对杨广的基本评价。
 中国|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在位14年,影响中国1300年
文章插图
隋炀帝杨广画像1但这不妨碍他们在后世成为口碑尚佳的皇帝。原因是,他们治国能力还不错,且比较在乎自己的形象,言行中不忘体现自己是一代明君。当然,不排除这些皇帝中,有人对历史档案进行篡改,努力漂白自己的形象。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口碑极差,就吃亏在这里。他是亡国之君呀。历史上,有伟大的开国君主,有伟大的中兴之主,但绝无伟大的亡国之君。因为他是亡国之君,他的罪恶是叠加的,被无限放大的。他的上位方式与李世民颇为相似。两人均非嫡长子,按照正统的继承程序,都没有机会入承大统。结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灭了皇太子李建成,逼父亲李渊退位。而杨广的操作相对柔和一些。他一面在父母面前装孝顺,扮朴素,赢得贤孝之名;一面收买权臣杨素,散播谣言,说皇太子杨勇求神占卜,盼望皇上早死。搞得杨坚防太子如防大敌,干脆把杨勇废了,指定由新太子杨广囚禁管制。临死前,杨坚躺在病床上,太子杨广与大臣杨素等人侍驾。杨广估计杨坚差不多了,就与杨素商量后事,但杨素给太子的回信却阴差阳错送到杨坚手中。与此同时,杨坚的宠妃陈夫人,哭哭啼啼,跑到老皇帝床前,说太子要非礼她。眼前种种,让杨坚对杨广破口大骂,并命人急传废太子杨勇前来。门外的杨素见情况紧急,赶紧与杨广密谋,决定做掉杨坚,控制局面。杨素立刻假传圣旨,将知情的大臣逮捕入狱,又更换皇宫守卫。安排妥当,杨素派人入内探视杨坚。不久,杨坚就驾崩了。由于史书在说到杨广的上位史时,模棱两可,导致其是否弑父即位,迄今众说纷纭。但是,李世民残忍杀害太子李建成、逼退父亲李渊,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吊诡的是,确凿的历史可以美化成实现贞观之治的必要条件,而模糊的历史却被强化成隋朝短命而亡的必经之路。
 中国|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在位14年,影响中国1300年
文章插图
唐初的辉煌,一半以上是从隋朝继承而来2在线性的历史解释中,二世而亡的隋朝,隋文帝杨坚越英明,就映衬出隋炀帝杨广越败家。不过,平心而论,把隋亡的责任都推到杨广身上,有失公平。杨坚确实厉害,治国很有一套,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被西方人公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但他,也给儿子挖了不少坑。杨坚执政后期,已经趋于暴虐,容不下异见分子,实行酷刑,滥杀功臣。他热衷于搞钓鱼执法,经常派人向一些官吏行贿,发现有人受贿了,直接处以极刑。他本人崇尚节俭,却舍不得让老百姓过上较为富足舒服的日子,紧紧守着国家的财富。甚至在关中百姓遭遇灾荒、生活难以为继时,他仍不肯开仓赈灾,而是任凭一队队饥民艰难地踏上逐粮洛阳的苦旅。他下令禁止民间听音乐,甚至下令废除学校。这些悖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最终都在杨广上位后得到纠正。杨坚在位后期,因为这些昏聩的举措,已经激起了多起反抗暴政的起义。开皇九年(589年),20岁的杨广,被父亲任命为伐陈军队的最高统帅。年纪轻轻就率领50万大军,灭了南方的陈国,实现南北大一统。5仅仅一年时间,这些政策就激起了江南人的激烈反抗。他利用当地望族充当说客,劝谕造反者归顺,兵不血刃就夺回17座城。相当快速而有效地化解了反隋风潮。他不像父亲那样,任命关陇士人镇压江南士人。他比较注重江南人自治。在他的扬州大总管府中,聚集了一批江南才学之士,比如王胄、诸葛颖、虞世基虞世南兄弟等。他们都是梁、陈旧朝的官员,又是江南大族的代表人物。他们聚集在杨广周围,影响着杨广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希望杨广能够成为江南地区利益的代言人。杨广同样需要培植新的政治势力。意思是,夺嫡成功最好,不成功也不怕,以江淮为依托,建立一个割据政权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杨广深以为然。后者最终获胜,高颎随即被罢免,关陇集团中的许多元勋遭到杀戮。不过,杨广对帮助自己的关陇势力,时时加以限制和防范。他很重视利用江南士族对关陇势力形成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