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大运河由南至北蜿蜒流淌,在河湖相连、水网密布的里下河平原停顿了一下。站在运河的这一节点上,你仿佛可以听见岸上人望着岸边那座小城里青灰的屋脊,在暮霭里喊一声:“二丫头哎,家来吃晚饭啰……”
小城高邮安卧在大运河边,傍水而生,也因河而兴,成为里下河平原西部的运河城市。我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叫做南角墩的村庄。少年时,我一心想着的事,就是乘上大巴车,离开这个贫穷的村落。
在大学的教室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聚在一起。写作课上,老师提及了地方名人的话题,问及每个人家乡的时候,我说出扬州的名字。我没有说高邮,故乡高邮被我用其所属的扬州给代替了。老师听了说:“扬州是个好地方,出了不少才子,高邮出了个汪曾祺……”也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位同乡汪曾祺的名望。
上中学时,大概是汪曾祺去世几年后的日子,我们每个学生都收到一本叫做《梦故乡》的地方读本,这本书里写的是高邮物事。但那时,这本书、这些文章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长大后到了异乡读书,听到外地人讲起“汪曾祺”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才知道汪曾祺和高邮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于是,我又仔细读一遍汪曾祺的作品,并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背负乡愁的汪曾祺》。
也正是那篇书写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引起了家乡报刊的关注。此后,我开始不断地给家乡的报纸写有关家乡的文字,我在文字里以另一种方式不断地回乡。而高邮在我的纸上和心里也越发真实和清晰。
教授训诂学的老师,夹着厚厚的教材进了教室。开讲前,他交代一句:学好这门功课,要把“高邮王氏学”弄懂。那时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知道,坐在下面听讲的我,作为一名高邮人是多么的自豪。
读完大学后,我背起行囊回到高邮。回家的行囊中多了两样东西:一是越发浓烈的乡情,二是不断涵养的诗意。
回到高邮后,我循着前人的足迹向前摸索,才知道自己认为平凡朴素的家乡,原来让很多人羡慕。高邮这座城,千年以来,她的古韵一直在运河中流淌。我总认为,如果说大运河是一条串联沿线诸多城市水土和文脉的项链,那么高邮就是这条项链上闪亮的宝石。高邮湖、明清运河古道以及新开运河,是运河沿线城市发展的见证者。烟波浩渺的运河中间,镇国寺唐塔就像是一座屹立在运河和历史之中的航标,连接着南来北往、古往今来的人和事。
这些年,我一直看着这座小城蓬勃生长。高邮有很多有趣的存在。如明朝以后小城中有盂城、界首两座驿站,小城有南北两个古街区,唐、明时期两座古塔,新旧两条运河,以至于今天呼啸而过的高铁也给这座城市两个停靠的站点。名城、名人、名文与草木清辉一起生长,造就了这座运河小城独特的风韵、安好的当下和生动的未来。
【 家乡|我的家乡在高邮(我与一座城)】有人曾经问我:要是离开了家乡怎么办?他的意思是我可能离不开这座城。事实上,我并不害怕离开家乡。因为一个写作者行走的旅程上,一定会把家乡永远装在乡愁的行囊里。就像汪曾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深情吟咏:“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湖边栽的是垂杨柳,树下卧的是黑水牛……”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4日20 版)
- 十年阅读精选出来的 7 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
- 把您对家乡奉贤的爱写成歌系列(一)!候选作品有多美,看了你就知道
- 鲁智深:谁操控了我的一生? 是智真长老,宋江,还是另有其人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长生果”》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 读《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阅读、收藏趣味
- 网红名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我的原句比这句好
-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 王红梅经典歌曲
- 中国古代又叫“九州”,分别指的哪九个州?看看有你的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