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 三 )

】《西湖吟趣图卷》局部
这幅《雍正行乐图》 , 雍正皇帝跷着二郎腿 , 一只脚搭在脚炉上 , 看着书 , 脸上露着微笑:“这TM的 , 太舒服!”
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雍正行乐图》之一
手炉是古代版的暖手宝 。手炉 , 由火盆演变而来 , 体积小 , 可以直接捧在手中 。手炉内胆多为铜制 , 放燃炭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 , 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 , 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 , 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散发出来 。我们看古典小说或者看清代人物画的时候就会发现 , 手炉出境的次数很多 。《红楼梦》里面的公子小姐就经常在寒冷的冬天拿着手炉取暖 。
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人还发明了暖足瓶 , 俗称汤婆子 , 通常为南瓜形状 , 里面灌上热水 , 晚上放在被子里以取暖 , 其使用方法与现代热水袋是一样的 。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 , “千钱买脚婆 , 夜夜睡天明” , 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
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代铜“汤婆子”
清代《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 , 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端技术宅” , 他在这本书里专门介绍了自己设计暖椅: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用来放炭炉 , 坐在这样的椅子上 , 全身都能暖和 。
各种炉子 , 少不了燃料 。在室内不冒烟 , 而且不会一氧化碳中毒 , 那最好的么燃料就是煤炭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 , 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 。昨日 , 我的文章《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作品是在这里发现的》里介绍过 , 新乐遗址里已经发掘出煤精制品 , 说明我国煤炭的使用历史已经有7200年了 。
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卖炭翁 ,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 , 说明在唐朝 , 富裕人家中炭的使用非常普遍了 。
古代有条件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 , 贵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时 , 还会有许多讲究 。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家 , 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 , 系用蜂蜜将炭屑捏塑成双凤形 , 烧炉时用精贵的白檀木铺在炉底 , 一尘不染 。
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宋代 , 每年冬季给官员发放福利就是发炭 , 宰相、枢密使每人发200秤 , 其余官员从100秤、30秤、20秤、10秤不等 。到了明代 , 则将这种月俸补贴 , 改为“柴薪银” , 也就是不发实物改发“采暖费”了 。
古代皇室则设有专门的“冬季供暖领导小组” , 明代叫“惜薪司” , 专管宫中所用柴、炭及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官用柴炭的供应;清代后来改成“营造处” , 内设“薪库” , 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发放 , 人员有“炭军”“煤军”之分 。
君王皇帝|图文趣谈历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