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此文章天哲原定标题是这样的:书法评论终于出了一篇有高度、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创作型文章!后来想想,便于书法爱好的同道们搜索,便改成了:中书协评委终于根据十二届国展做了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导向!
前者注重书法批评与创作,后者注重中书协的正本清源与导向,但是,都离不开高度、广度,深度三个维度!
没有高度,我们便很容易一直把身子陷在江湖的泥潭里玩得不亦乐乎!
没有广度,哪里来的群众基础?后继无人,后劲乏力!
没有深度,艺术只来源于生活却没有高于生活,长久以往,便没有了艺术,成为二流子!
书法评论,或者直接说书法批评(批评本身是中性词,有人会误从贬义上理解,所以这里说是书法评论),很难有一篇文章把高度、广度、深度等纬度统一起来……
为什么?
一说高度!看风景,在山下,山腰,山顶上,是不一样的……尽管不一样,我们一定心领神会!在山顶上的人,必然是从山下上来,他的高度决定了他可以得出不一样的感受!
二说广度!看过一座山,与看过十座山,对山的感悟又是不一样……同样,看了上千座山呢?那才是研究山,才会有所经验总结,有所理性思考,有所感性升华……
三说深度!我们普通人看山,与徐霞客那样的旅行家看山,与地理学家看山,又不一样……显然,深度上不可避免出现巨大差距……
谈到创作型的书法评论文章,最近最值得书法爱好者读的文章,同时达到高度、广度、深度互为融合的文章,当属何开鑫先生《十二届国展评审观察与思考》一文!
同样,我们回到前面看山的比拟中来,了解一下此文的三个度!三个维度,在先生的文章中用综合、结合、融合等手段即分又不分地体现出来……
先生把在初评或复评阶段便被淘汰的作品有什么样的特征,总结为“四相散乱”。
这应该是山下!
从复评的486件进入最后环节的220件,这2%的作品,先生总结出其“五征”。
这应该是山上!
对于正在潜心书道的朋友,先生还谈了三个“差别”。
这显然是山腰的风景!
完了吗?不!先生一开篇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山下、山中、山上做了一个对比化的分析,方法上是穿针引线,理论更是由下至上、鞭辟入里进入了广度、深度的导向指引!
回顾从初评、交叉初评到复评、终评等多个环节,先生归纳为“81552”。
“8”是来稿中有80%以上一看便是会被淘汰的作品。也就是说一看便是差的,不在道上。
“15”是其中15%是属于不温不火,留之无望的。这里面有1/5可能进入复评,而余下的4/5与前面80%的命运一样将在复评前被淘汰。其中的5%是在来稿中一眼便会发现亮点,马上吸引住你的眼球。草书组经过三天的初评、交叉初评和打捞,从11000多件到1400余件,然后800来件,再到480余件,再到220件。
总体比例为12%、7%、4%,最后终评终审结束后的面试是2%。这样的竞争,其激烈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是每次国展投稿作者应当认识和研究的一个趋势和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优胜劣汰”。
81552的开篇分析,一下子就会读者感受到先生在观山过程中不是普通的游客,而是徐霞客那样的旅行家,更是专业的学者……
另外,天哲从先生文章中还学习到更多的书法技法、临创转化等多方面的知识……相信所有的读者都收获满满,毕竟,先生在书法上的高度与广度、深度,都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非常巧合,天哲在1月29日发表一篇字数很少的文章,是评论何先生在十二届国展上的评委作品!
陈天哲2020-01-2913:42:11
作品原文书写文字紧挨作品边缘,甚至于有一点出纸,但是,作品中的行距却很大很疏朗,这是满章法的布局!
作品视觉冲击力强,充满张力,甚至于将纸张外的无限空间利用为己有……
- 中书协副主席赤脚写狂草巨幅,长达14米,网友:看不懂写的是啥
- 村民挖掘“龙骨”卖钱,却意外挖到古墓,专家:终于找到他的墓了
- 王览有孝悌之名,尊敬兄长爱护亲友,去世后子孙终于成为江左大族
- 天地会起源:三姓结万李桃红,九龙生天李朱洪,终于给解读出来了
- 天龙三兄弟若是联手,能否打败扫地僧?秘密终于被揭开
- 考古学家打开雷峰塔后,在地宫下发现一件宝贝,终于解开千年谜团
- 萧峰的师父揭秘了!终于知道萧峰练习什么内功了,难怪他这么厉害
- 北大天才不顾反对当和尚,父母哭求都拦不住,9年后终于说出原因
- 汉墓中的一件文物,让专家激动地惊呼:我们终于又找到了它
- 降龙十八掌的断层,为何一代不如一代?秘密终于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