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喾|我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原来尧舜禹、夏商周的先祖都是源自于他!

每逢清明节,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就会举办国家级祭祀大典,祭奠我们的先祖黄帝。那么,为什么要祭祀黄帝,为什么不大规模地祭祀炎帝?
其实遍查《史记》,就能获得答案之一二。因为笔者发现,无论是五帝中的另外四帝,还是夏商周的先祖,从世系上说,都是黄帝的直系后人。下面一起来盘点下:
三皇五帝的“三皇”由于是传说人物,所以此处不做分析。
来看“五帝”,一个较为惯常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首先看颛顼。黄帝与正妃嫘祖生育两子,一为玄嚣,一为昌意。昌意生了高阳,高阳即了黄帝之位,是为帝颛顼。所以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然而颛顼驾崩,即位颛顼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子穷蝉,而是玄嚣的孙子高辛,历史上称为帝喾。因此帝喾是黄帝的四世孙,是颛顼的旁系堂侄。
帝喾驾崩,儿子帝挚即位,由于不善,所以由其弟弟放勋即位,放勋也就是历史上的尧。尧是帝喾的儿子,是黄帝的五世孙。
那么,承继了尧之位的舜,是否与黄帝有关联呢?
《史记》这样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
由此可见,舜的祖上是那个没有即颛顼之位的穷蝉,舜是颛顼的六世孙,也就是黄帝的八世孙。
综上,可见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的后代,分别是三世孙(孙子)、四世孙、五世孙、八世孙。
再看夏商周的始祖。
夏的始祖是鯀、禹。《史记》说:“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可见,鯀是颛顼的儿子,而禹是颛顼的孙子,也就是黄帝的五世孙。后来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中国的朝代史从此开始。
殷商的始祖是契。《史记》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的母亲是简狄,而简狄是帝喾的次妃,所以契是帝喾的儿子,因而也是黄帝的五世孙。
周的始祖是弃,也就是后稷。《史记》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弃的母亲是姜原,而姜原是帝喾的元妃,因此弃也是黄帝的五世孙。
由此来看,夏商周的三位祖先禹、契、弃都是黄帝的五世孙,这是巧合,还是杜撰?古史辨派的史学家顾颉刚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推荐大家有空去读读他的作品。
《史记》中的关于周以前的世系的记载,虽然问题多多,但反映出这样的观念:都认同黄帝为华夏始祖,甚至有可能不惜捏造世系,在血缘上证明自己的家族来自于黄帝正统。黄帝击败炎帝,消灭蚩尤,巡游天下,设官监管,在某种程度上统一了华夏,认同了黄帝的初祖地位,也就认同了一统华夏民族。
因此“黄帝崩,葬桥山”后,历朝历代的帝王统治者,只要天下一统,就要仿效黄帝的举动,并且到桥山祭祀黄帝。最早记载了来黄帝陵祭祀黄帝的是汉武帝。《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
帝喾|我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原来尧舜禹、夏商周的先祖都是源自于他!】翻译过来就是: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回时专程来到桥山,祭祀黄帝之冢。”
此后,来桥山黄帝陵祭祀的帝王不绝于缕。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并亲自撰写祭文,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而后来毛泽东同志也写有《祭黄帝陵文》,说:“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陕西黄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可。
不过“桥山”究竟在哪里?黄帝陵的故址还有哪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