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小编码字不易,请勿随意摘抄或搬运。很高兴在这么美好的日子里,与你相识,能与你一起分享趣事,是我的一大幸事!文|时小墨ZYT#道德经#导读:都说知足常乐,但外头的诱惑性太大,往往人总是不会想到要知足,而知止,就更难说了。人要的东西太多,往往就会越陷越深。但总有一些人选择了知足,选择了知止,这对他们来说难得游可贵。
 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文章插图
范蠡,春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出身微寒,博学多才,他和西施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西施本是越王勾践用以献给吴王夫差的美人,想用美人来迷惑夫差,然后勾践暗中图谋复国打败夫差。范蠡协助勾践灭亡了吴国后,他清楚勾践这个人是不会和他共享富贵的人,所以和西施一起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上,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隐姓埋名,开荒种地,治产经商。
 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文章插图
范蠡也叫陶朱公,做起生意来也是很有一套。人家雨天造船,旱季造车,可陶朱公跟人家不同,陶朱公是反着来的。雨天造车,旱季造船,旁边的人都说他不懂行情。谁知天气多变,这雨说停就停,雨一停,人们出行就需要车辆,方便。众人就赶紧停止造船,改造车。可无论造船造车都需要时间,这样一来就会浪费了大好时机。而陶朱公有货,雨天需要的车辆,都售空了,赚了一笔钱。同样的,等到了旱季人们忙着造车,现造现卖,来钱很快,只有陶朱公在造船。可是雨突如其来,大家再急忙去造船,没等把材料备齐,陶朱公这边已经把市场上的钱席卷一空。在别人看来违背常理的行为,实际却是未雨绸缪的计划。陶朱公暴富了。
 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文章插图
陶朱公不需要那么多钱,他觉得钱够用就行,他看到还有些穷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心里不忍,于是他把钱分给了穷人。这是陶朱公第一次散尽家财,但由于他的经营模式总是比人抢先一步,他又再一次暴富了。第二次陶朱公还是散尽家财,可第二次又没多久还是暴富了。陶朱公一连三次散尽千金,可他依旧还是再一次成为富人,他接受了这个宿命,但他也是懂得知足,所以用自己的财物帮助了很多人。
 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文章插图
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古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申徒。以韩申徒之职率军协助平定关中,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
 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文章插图
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一个人掌握了权势之后,这心,品行都会有所变化。张良见刘邦建立汉朝后,已不再是当初所认识的刘邦,他也感觉有些累了,自己的事也办完了,该是退休的时候了,于是向刘邦请辞回乡,安享晚年。
 陶朱公|《道德经》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文章插图
张良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而帮刘邦夺天下的韩信和萧何,一个被杀,一个被囚,远没有张良聪明幸运。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最后自己能得到的也就只有自己了,要得太多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