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七、用苏味道原韵 作五律《霜信》:残月晓风里,天涯霜信归。板桥遗足迹,禽唱染清威 。触手黄花湿,凭栏草色腓。寒秋一行雁,犹自向南飞。苏味道和杜审言、崔融、李峤被并称为文章四友。他们和沈、宋等人一起为近体诗的格律定型做出了贡献。苏味道贵为武则天的宰相, 为了明哲保身不敢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被人笑话为“苏模棱”。神龙政变中武则天退位,张易之兄弟被诛杀后,大量的官员被牵连,如宋之问、杜审言、李峤等人纷纷被贬,苏味道也没有避免,被贬以后不久就去世了。八、用王勃原韵,作五律《咏风》 :携雨过山楹,扫云天地清,连山催落叶,渡海送涛声。岁岁枯荣草,萧萧易水情。入窗灯影乱,开卷笑浮生。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裴行俭,少聪敏多艺,立功边陲,克凶丑。及为吏部侍郎,赏拔苏味道、王勮,曰:“二公后当相次掌钧衡之任。”勮,勃之兄也。时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等四人,以示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勃等虽有才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者,杨稍似沉静,应至令长,并鲜克令终。”卒如其言。吏部侍郎裴行俭善于看人,他认为王勃”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果如其言。王勃因为作《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鸡。结果惹怒了唐高宗把王勃赶出了王府。后来王勃又犯了一次错误,有官奴曹达犯罪,王勃先是收留后又惧事泄,竟然把这个人灭了口。自己差一点因此被诛,而他那个为儿子们自豪的父亲王福畤因此被贬为交趾令。王勃探望他父亲时作了最后两件事,其一,路过滕王阁,留下了那篇《滕王阁序》,让自己的名声达到了顶峰;其二,探望的路上落水而死,年仅29岁,真是盛极而衰。
文章插图
九、用杨炯韵 作五律《从军行》 :何方芦管声,回首望神京。瀚海无昏旦,沙场半死生。凭风归雁去,吹角暮云平。白发将军在,匈奴莫近城。《旧唐书·杨炯传》记载: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据唐朝刘肃的《大唐新语》也说: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当时的宰相张评价道:杨炯这个人很有才,不但比卢照邻强,而且一点也不比王勃差,他自己说‘愧在卢前’,实在是谦虚呀。十、用宋之问原韵 作五律《读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有感》乡关何处是,不语岭头梅。塞雁经冬返,此身何日回?风高沧海阔,天净月华开,一觉南柯梦,竹声携雨来。宋之问与沈佺期是格律诗的主要奠基人,宋之问经历了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五个皇帝,这一段时期,大臣们身不由己被卷入争夺政权的斗争之中, 宋之问两次被贬,最终被唐玄宗赐死于异乡。宋之问高光时刻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但他最优秀的诗作却出现在贬谪时期。所谓赋到沧桑句便工,宋之问既是。
文章插图
结束语以上十首,是老街读诗时的习作,边读边作,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读得多了,作得多了,诗未必好,但自己总会有一点点收获。从隋末唐初的斗酒学士王绩到唐玄宗继位赐死的宋之问,都是格律诗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格律诗在武则天执政时进入科举以后,成为了读书人的必学课程。今人学诗,也需要过了五七律这一关,才算是真正的入门。@老街味道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杜甫诗中的参商是什么意思?现代人写诗缺少古人的意境与味道?注意这3点必有改观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儿子没考上清华,母亲坚持查阅试卷,看见卷上一行字,母亲沉默了
- 七绝·人字一行南向飞
- 林徽因儿子没考上清华,她不信复查考卷,在卷子反面却发现一行字
-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孩子都没有考上清华?一行字让林徽因泪流满面
- 古代银票不过是一张纸,为啥不怕造假?也不看上面那一行字,咋造
- 隋唐|太子一行何去何从?为何到了后一度观望?两将领就是定海神针
- 隋唐|唐朝的一次奇异天象,让“忘恩负义”的一行大师巧变为报恩之举
- 菊花|从杜牧的菊花须带满头归,看古代簪花的习俗
- 奸臣|奸臣王黼去相国寺烧香, 看了一行字深受刺激, 结果导致北宋覆亡!
- 隐元禅师|中国福建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一行访问日本万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