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关注[名字],订阅更多精彩内容 今天小编跟大家来聊一聊,最新图片可以用美得犯规来形容,表情魅惑无可挑剔。
 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文章插图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热播的《海报里的英雄》“英雄气概”篇,从《太行山上》《黄桥决战》两幅电影海报切入,通过青年演员的讲述,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日英雄的民族大义。今天的文化十分,让我们来听听海报里的英雄们心中的“英雄情结”。《海报里的英雄》第三期的主题是“英雄气概”。导演组选取了《太行山上》和《黄桥决战》两幅电影海报,带领观众一起回忆抗战历史中最艰苦的年代,更见证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如火如荼的昂扬斗志。
 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文章插图
电影《太行山上》导演 韦廉:我们有一幅海报你看就是一个战士端着枪,这个照片是当年一个八路军的新闻工作者拍的。他是这样端着枪,叉开腿,随时可以突刺,随时可以肉搏,这种战争状态,因此要说海报的英雄是谁,那如果非要说一个人,那就是中华民族。韦廉导演说,他在翻看聂荣臻元帅的传记时曾发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平型关战役结束,人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位八路军战士在与敌人拼刺刀时同归于尽。由于那时日军的刺刀比八路军的长,所以八路军的战士如果要想刺中敌人,只能迎着敌人的刺刀,抱着必死的信念,与侵略者以命相搏。
 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文章插图
《海报里的英雄》总导演 秦新民:我不是原来的东西,但是我有原来的影子,这种戏剧形式它提供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而这个新的信息让人们看的话,这个人物出来了,唤起他一个观赏欲,所以好的戏剧片段就找到了这么一个方式。
 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文章插图
《海报里的英雄》《无名战役》演员 吴磊: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其实是对那段历史氛围的感受,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其实真的很难去体会到,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和一些历史记载去体验到当时那些非常惨烈、非常壮烈的那些情景,我觉得真的特别打动我,然后也一直让我铭记在心。
 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文章插图
《海报里的英雄》《无名战役》演员 于毅:它其实是一个戏剧和一个电视电影来结合的一个整个的呈现手段,所以对我来说的话,需要把这种表演做一些融合。其实没有其他的困难,因为我从心理上我是丰满的,因为我觉得这些人,应该被人记住,虽然他们没有名字,但是在反侵略战争,让我们今天过上这么好日子的这些人,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让我们铭记历史,记住历史,也记住他们。抗战时期的敌后作战环境非常艰苦。导演组在打磨节目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权威资料,对历史材料进行了反复的研读,真实还原了八路军当年用的刺刀、日本造的十四年式手枪、八路军击毙第一个日军高级将领阿部规秀时使用的迫击炮等道具,为节目的历史厚重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影|《海报里的英雄》光影中走进历史 用镜头定格英雄
文章插图
电影导演 高希希:其实我觉得拍战争题材的戏,最难的一点实际上是体现战争中的细节,因为我觉得是细节即历史的表情。如果很好地体现战争中的细节,其实可以启发今天的人们面对过去的英雄,他们的艰苦奋斗,创造和平环境是来之不易的。电影《太行山上》中一把把拼向敌人的刺刀,拼出了万千“无名战士”的英雄气概,而《黄桥决战》中的一个个黄桥烧饼则把观众带回了那段战争记忆。电影《黄桥决战》讲述了1940年蒋介石急令时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集中十倍于新四军的兵力,企图在苏北境内全歼陈毅的部队。陈毅运筹帷幄,终于以七千人的兵力,粉碎了三万余人的敌军,打赢了著名的黄桥决战。《海报里的英雄》总导演 秦新民:选择这两部影片呢,一说大家都知道,太行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八路军抗日的前线。黄桥是新四军,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晋冀鲁这个大平原上,实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录制现场,节目组特意请到了黄桥战役的亲历者朱履先的孙子朱亚伟先生为观众讲述他小时候听到的祖父口中的新四军。“烧饼要靠热火烧,军队要靠百姓帮。”1940年新四军在黄桥地区与敌军展开决战之时,黄桥百姓们将自家的米、面、粮、油全部贡献出来,连夜赶制出来当地最有名的吃食——烧饼,用推车、挑担、肩扛送上前线,因此就有了这首黄桥烧饼歌。导演组以黄桥烧饼为引子,二度创作了情景剧《黄桥记忆》,讲述了美丽的姑娘兰子与勤劳勇敢的黄桥烧饼店老板顺子哥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