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道州寇公楼的千年情怀:此地怀司马,昔人望太平


 此地|道州寇公楼的千年情怀:此地怀司马,昔人望太平
文章插图
道州寇公楼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湖南零陵通往道州的山路上,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前方路边跳出几名山贼,挥舞着大刀长矛,吆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面对山贼,老人淡定地说:“本人前往道州,随身并无贵重物品,望各位通融。”山贼不容分说,一把夺过老人肩上的包袱,钻进了路边的密林中。由于行囊被劫,无钱入住客栈,老人当晚只好借宿山中一间破庙中。半夜时分,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喧哗,便打开庙门欲探究竟。来者正是路上打劫的那伙山贼。为首的山贼见到老人连连拱手道歉:“小民有眼无珠,白天冒犯了大人,恳请恕罪。”原来,山贼打开抢去的包袱之后,发现被抢者竟然是朝廷宰相寇凖。山贼素闻寇凖勤政爱民,甚为敬佩,故连夜追来退还包袱。宰相寇凖
 此地|道州寇公楼的千年情怀:此地怀司马,昔人望太平
文章插图
寇凖(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进士。寇凖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宋太宗将他与唐代的魏徵相提并论。32岁时,寇凖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寇凖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寇凖出任宰相。寇凖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成就,是澶渊退辽。出任宰相的那年冬天,北方辽国南下犯宋,边关告急,京师震动。不少大臣主张迁都,可寇凖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后,宋朝军心渐稳,并用三弓床弩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凛,迫使辽国与宋朝议和。双方于是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寇凖当宰相,选拔人才不论门第,喜欢任用出身贫寒而有真才实学的人。御史台是专门批评朝政得失的机构,每当御史台官员有缺额时,他就让平时具有批评精神的人去担任。这样一来,他便成了朝中奸臣的眼中钉。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凖受王钦若等奸臣排挤,被免去宰相职务,出为地方官。天禧三年(1019年),寇凖再次入朝担任宰相。但没多久,又遭丁谓等奸臣排挤,再次罢相,被逐出京城,后贬为道州司马。寇凖零陵遇劫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去道州的途中。
 此地|道州寇公楼的千年情怀:此地怀司马,昔人望太平
文章插图
戏曲《寇准》剧照道州即今湖南道县,那时属于偏远贫困地区。据地方志记载,寇凖到了道州之后,连官署都没有。因为是贬官,当地官员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百姓了解到寇凖是个好官,就自发组织起来为他盖了一座官署,令寇准大为感动。不过,司马毕竟是一个闲职。寇凖即便想为百姓干点事,也无法施展。所以,寇凖在道州的日子,常常寄情山水,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寂寞。寇凖每次到潇水河边散步时,总看到一位老渔翁在深水潭边垂钓。有一天他问渔翁:“你每天都在此垂钓,是不是这儿鱼特别多?”渔翁说:“鱼多鱼少无所谓,我是来钓太平的。”老渔翁荒唐的回答,令寇准非常惊异:“太平是什么东西?”渔翁告诉他,这河段叫金鼎潭,相传潭中有一只金鼎,当金鼎出现时,天下就会太平。他每天在此垂钓,是期盼金鼎早日出现。寇准听了,不禁感慨万千:是啊,在老百姓眼里,还有什么比天下太平更重要呢?因为被“钓太平”的故事所感动,寇凖决定在老渔翁垂钓之处修建一座小楼,取名“太平楼”。小楼建成后,寇凖登楼望远,又作《春日怀旧》诗曰:“高楼聊引睇,杳杳一平川。野水无人渡,孤舟竟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诗中借景抒情,倾诉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地|道州寇公楼的千年情怀:此地怀司马,昔人望太平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