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存誉|秦存誉:为什么有些人认定“考古就是盗墓”?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考古发掘报道应当是同时具备严谨性、科学性、通俗性、大众性的报道,显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被动的等待媒体上门报道的风险太大,考古学者必须主动走出去。以海昏侯墓的发掘报道为例,一切关于海昏侯墓的报道均是来源于发掘现场,因而从严谨性来说,对于如此重要的考古发掘,除了基本的封锁现场、禁止非请公众与媒体进入之外,还要指定一个或若干个“海昏侯墓对外发言人”,由他们统一发布最新信息,倘若有进入现场的媒体采访人员,也必须由指定的新闻发言人与其对话,媒体所谓的随机采访工作人员的请求可置之不理,毕竟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的媒体曲解考古学者言辞而肆意报道的情况,所以,若想保证媒体对外报道的真实性,就要尽可能的在任何有关发布信息的场所做到谨慎对待,这样才会让之前网上出现的诸如“海昏侯墓印证:孔子高2.21米”、“揭秘海昏侯墓:警犬守墓,考古严谨一粒土也不能丢”等只为博得大众眼球的失实报道减少甚至杜绝。一、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结果,海昏侯墓为西汉昌邑王刘贺陵墓的可能性最大,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完整、布局功能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列侯陵墓园,在2016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新发现。
 秦存誉|秦存誉:为什么有些人认定“考古就是盗墓”?
文章插图
西汉海昏侯墓园平面图当考古发掘遇上汉废帝刘贺(历经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换)之后,除了给考古学者重要的研究价值之外,同样给了媒体和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尤其对于后者造成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几年前的曹操高陵事件。网络中,某件事情能够被炒热的前提条件,一是具有雅俗共赏、人人皆可“指点江山”的通俗性,二是具有争议较大、难以盖棺定论的波动性,而海昏侯墓的发掘过程,可以说完全具备了被媒体炒热、让公众参与的条件,因此才得以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通过梳理网上对发掘海昏侯墓的各种评论,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以下三点:
 秦存誉|秦存誉:为什么有些人认定“考古就是盗墓”?
文章插图
@中国之声中有关海昏侯墓的评论
 秦存誉|秦存誉:为什么有些人认定“考古就是盗墓”?
文章插图
@央视新闻中有关海昏侯墓的评论2.抨击“考古即盗墓”论。针对一些人坚持考古就是盗墓的观点,评论中出现了小部分站在考古者角度说话的人,他们能够明白考古调查、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利用的大致流程,没有停留在“挖”的短暂过程之中出不来(大多数认为考古即盗墓的人,只知道考古是把古人的遗物挖出来,却对挖掘之前与之后的事情置若忙闻),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对其明辨是非的态度怀有好感,却对其抨击考古即盗墓的方式不敢苟同,因为他们的说话方式十分尖酸刻薄,往往是站在“长辈”角度,似乎要比那些不了解考古的人高一截,所以评论中总是夹杂着谩骂之词,这显然无法将“考古即盗墓”论消除,反而会刺激本来就不了解考古发掘的人,使其转而攻击考古发掘工作。3.中间派。在上述两种极端评论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态度不明朗的人群,他们往往是“和稀泥”型的,对考古发掘没有稳固的姿态。但是中间派又不是理性客观者,因为其评论中往往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考古学者如何辛苦,为中国文明的探索做出努力,二是纵然这种努力难能可贵,可是也不能破坏古人的地下安息之所云云,这实际上依然是不了解考古发掘所致。评论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是对古人遗迹敬畏、对考古学者尊重的,但是这种说实话的人又受到当今社会“互害模式]的影响,不敢表露真心。事实上,考古与盗墓之间、墓葬发掘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明真相的公众完全可以借助报纸(如《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报》等)、网站(如中国考古网、国家文物局网等)、微博、微信等平台去“补课”,之后再来对考古发掘发表看法,在互联网已然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今天,想要明晰考古学科的具体内涵,应该说是比较便捷的。但是,大多数公众甚至媒体不愿利用互联网的科普功能,或许觉得多此一举,或许觉得无关紧要,往往是以自己或单位利益为中心,先表明态度博得关注,再具体分析相关事实,如果先前看法正确更好,即使有偏差也还可以勘误,总之就是有恃无恐,毕竟没有哪条法令规定对考古的失实报道将会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