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如何养生?注意七个“气”帮你安享一冬

中医养生有三个主要原则 , 即“未病观” , 提倡未病先防 , 其次为“中和观” , 认为“生病起于过用论” , 饮食、运动等要有“度” , 最重要的就是“天人观” , 注重与大自然和谐与共 。
《黄帝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 ,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 和喜怒而安居处 , 节阴阳而调刚柔 。 ”“顺时而养”是古人践行“天人相应”的创举与智慧 , 这一点在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要求遵循“必先岁气 , 勿伐天和”原则 , 根据每年不同的运气特点来防病治病 。
今冬如何养生?注意七个“气”帮你安享一冬文章插图
2020年庚子岁 , 金运太过 , 少阳君火司天 , 阳明燥金在泉 , 属于天刑年 , 全年气候变化较大 。 下半年天气偏燥热 , 从秋分(9月22日)到小雪(11月22日) , 属于“五之气”时段 , 客气少阳相火 , 主气阳明燥金 , 火克金 , 出现了《黄帝内经》中描述的“清化乃抑 , 畏火临 , 暑反至 , 阳乃化 , 万物乃生乃长荣”的气候、物候特点 , 很多地方植物花开二度 , 发病上《黄帝内经》提示“其病温” , 预示可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 , 比如在此时间段全国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零散病例 。 小雪后进入“终之气”时段 , 易出现“余火内格”与“寒气数举”并行 , 气候虽有些温燥 , 但是寒潮会时时来袭 , 且容易出现雾蒙天气 , 容易出现咳喘、皮肤病、胃肠病等 , 既往有肺系基础病者 , 如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患者尤应注意 。 下面结合《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季养生要旨谈谈今冬养生具体措施:
恬淡内守养心气
中医养生尤重养心 , “心者君主之官 ,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 冬季万物萧瑟 , 人与之相应 , 加之日光照射减少 , 褪黑色素分泌增多 , 人的心情容易低落 , 今冬若出现“寒气数举 , 则雾霧翳” , 阴沉的天气更易诱发忧郁消极情绪 。 故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 , 管理好自己的心情 , 如有可能午后阳光下打个盹 , 享受一份闲情与自得 , 做到“使志若伏若匿 , 若有私意 , 若己有得” , 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 , 不存情虑之激扰 , 物我两忘 。
今冬如何养生?注意七个“气”帮你安享一冬文章插图
顺时而为藏肾气
冬气之应 , 养“藏”之道也 。 《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肾应冬” , 肾的生理特征与冬日闭藏蛰伏之性相应 , 并在冬季主导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 。 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晚起 , 必待日光” , 周末休息时可睡个懒觉 。 运动以散步、八段锦等有氧运动首选 , 不主张对抗性运动 , 如冬泳等 。 散步的方法也有讲究 , 采取快慢交替走 , 幅度以集中散步时间60分钟内6000步左右即可 。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 , 主蜇 , 封藏之本 , 精之处也” , 人体的阳气在冬季以“精”的形式藏在命门 , 以作为来年新一轮气化运动的原动力 ,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 在我国部分地区 , 有冬季服用膏滋调理的民俗 , 有条件可以为自己私人订制一料膏方 。
注重五暖御寒气
冬季水冰地坼 , 应“无扰乎阳”“去寒就温 , 无泄皮肤” 。 笔者提出“冬养之道 , 暖有讲究” , 应做到“五暖”:即头暖 , 出门佩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洗澡或不慎触冒雨露后及时吹干头发;背暖 , 穿上小背心 , 爱美的女士配上一条坎肩;腹暖 , 常以掌心搓热后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揉腹 , 以腹部微微发热或有排气为度 , 脾胃虚寒者可以穿一个布兜;脚暖 , 一双保暖、合脚的鞋袜必不可少 , 避免寒从脚生 , 晚上可浴足(艾叶20克 , 肉桂10克 , 煮沸 , 至温度40℃左右浴足半小时 , 睡眠不佳者 , 可左右交替按揉涌泉穴各50次);食暖 , 一方面选择一些偏温热的食物 , 如羊肉、大蒜、生姜 , 另外多选炖、煲、煨等易于食材保暖的烹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