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古人画像是怎么来的?祖冲之像的模特,竟然是竺可桢( 二 )


科学论文与文学作品的地位不同,作家虽然也有悔其少作的时候,但第一流的文学家却是片言只语也受人尊崇,而且文学的辉煌并不一定是与时俱进的,所以任何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从来都不会令人有过时的感觉。但科学论文却是会过时的,新发现与新研究往往使过去的学术成果成为无人阅读的明日黄花。除了里程碑式的著作以外,一般过时的科学著作必然无人问津。
但我们读竺先生的著作却时有新鲜感受,随便翻开《中国的地理环境》一文吧,还在1936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面积……与欧洲面积差不多,所以地大两个字,可以当之无愧,可是物博就不然了。我们要晓得单是地大是无用的,必须要有好的地理环境才行。”接着就用详明的数据指出了中国地理环境的缺点,与历来的地大物博论唱了反调。
竺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即使非学术论文,他也极其认真对待,例如1957年在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纪念大会的开幕词中,他不但很得体地引用了恩格斯将牛顿与林奈相提并论的话,还利用了最新的科学史著作,即1954年才在伦敦出版的贝乐纳的《历史上的科学》,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其时国内还没有此书的译本,说明他一直注意国际上的学术动态。
对于其他学者请他审读的书稿,也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决不敷衍,不溢美。1959年复侯仁之信,对北大地理系所编的《中国地理学简史》前四章提出中肯的意见。他认为郑和航海“诚是历史上的壮举,也是我国航海史上光辉的一页,但不能称之为地理发现史上的空前壮举。因为在五代、北宋,甚至隋唐的劳动人民,早已足迹达印度洋”。
明年就是郑和首次出航的600周年了,国内的庆祝活动自去年已经开始,这当中,如何正确看待郑和的成就,其实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决不能因为有西洋人说郑和1421年已经发现美洲,就让我们乐得丢掉了科学态度。竺先生的意见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至于该书的第五六两章,竺先生坦承没有时间看,也就不提意见,这是何等负责的作风!
 画像|古人画像是怎么来的?祖冲之像的模特,竟然是竺可桢
文章插图
从解放到去世,竺先生在新中国生活了24年时间,一方面他真心拥护共产党,在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经历各种运动,也不得不写、不得不说那些不想写不想说的话。我们在1957年可以读到他的一篇反右的发言稿《谁说党不能领导科学》,在两次会议上都同用这一篇,只不过第二次加了一段很轻描淡写的批判文字。在日记中他自己说,此文不过三千字,竟花了两天功夫。
要批判就得有话说,但又无话可说,可见当时是如何地搜索枯肠。《竺可桢全集》的编者告诉我们只有这末一段批判语是作者手笔,独占一页,其他是别人抄写的。感谢编者的细心,让我们知道了文字以外的信息。在这篇批判文章中还有一句话是说中国有世界上丰富无匹的资源,显然与二十年前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一文中地大物不博的观点相悖,违心在这种文章中本不可免。而且在日记中,竺先生还说他的发言是完全照着稿子读的,批判会议当时的情景由此语可以想见。
竺先生不但人格高尚,而且做事执著,数十年的日记能一天不差地坚持下来,甚至在丧妻之痛时,仍不脱漏,这岂是一般没有毅力的人能够做到的?《竺可桢全集》有二十卷,现在不过只出了著作四卷而已。我们等待着在某种意义上比学术著作更重要的日记的出版,因为其中记录的不但是竺先生个人的生活,还透视了国家民族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各种变迁。
我常常奇怪于竺先生他们那一辈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既写下了数量庞大的学术著作,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与非学术活动,还有许多不一定愿意参加的应酬(何炳棣曾问胡适说,您在醒着的时候是不是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来应酬的,胡适说是的),最后还给后人留下成百上千的信函与几百上千万字的日记。我们的没有时间我们的忙比起他们来怎么那么微不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