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了皇帝朝冠上的东珠,一群水下奴冒着生命危险,在冰冷的水中挣扎( 二 )


皇帝|为了皇帝朝冠上的东珠,一群水下奴冒着生命危险,在冰冷的水中挣扎】打牲乌拉的建立和衰落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位于现在的吉林市乌拉街镇内。"打牲"的意思是"采捕和狩猎","乌拉"则是"江"的意思。打牲乌拉这个部门直接对皇宫内务府负责,不属于吉林将军管辖。
顺治年间,清统治者将乌拉方圆五百里地划为"龙兴之地",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由内务府直接管辖,并且设置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打牲乌拉不仅仅主管采捕东珠,还包括采摘人参、松子、蜂蜜等。
打牲乌拉管辖范围内的牲丁最多的时候达到4000多人,他们不仅仅负责搜集和采摘,还负责分拣等级、包装和运输等等事务。采捕东珠是打牲乌拉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在乾隆年间,打牲乌拉总管雍和曾经在奏折之中写道:"采捕东珠为打牲丁应任之官差,且东珠为皇家要物,不可与人参等物并提。"
 皇帝|为了皇帝朝冠上的东珠,一群水下奴冒着生命危险,在冰冷的水中挣扎
文章插图
打牲乌拉随着清朝的鼎盛时期而进入繁盛,到了咸丰年间,东珠的采摘进入了衰落时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不过采捕3次,一共采珠2419粒。而仅仅是乾隆年间,采捕的东珠就达50余次,采捕珍珠多达万粒。
打牲乌拉的衰落和清朝的经济息息相关,当然,清朝前期大规模采捕让内务府的东珠库存积压也是采珠次数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咸丰八年,内务府库存之中仍有两万余颗东珠,清朝廷对东珠的需要也不像前期那样多,打牲乌拉的衰落是大势所趋。
东珠的使用和佩戴规定
满清皇室之中使用的东珠按照大小、形状和光泽分为七个等级,一等东珠直接进贡给乾清宫和坤宁宫两宫,其余的东珠全部送到内务府广储司登记造册。对东珠的登记是非常细致的,数量大小全都一一对应,可见清朝廷对东珠的重视程度。
东珠的数量直接和皇亲国戚的品级相对应,亲王的冠顶装饰10颗东珠,世子9颗,郡王8颗,贝勒7颗,贝子6颗,镇国公5颗······而官员之中,只有一品大员的官冠之上才有资格装饰一颗东珠,一品以下的官员不得镶嵌东珠,只能改用小宝石。
 皇帝|为了皇帝朝冠上的东珠,一群水下奴冒着生命危险,在冰冷的水中挣扎
文章插图
清·银鎏金点翠嵌珊瑚珍珠领约
在后宫之中,女性皇族在穿朝服时必须要佩戴三盘朝珠,穿戴吉服时挂一盘。朝珠的材料也有着非常严苛的规定,皇后、皇太后穿朝服之时佩戴大东珠一盘、珊瑚珠两盘,皇贵妃和皇太子佩戴蜜蜡朝珠一盘,珊瑚朝珠两盘,其他的妃嫔和皇子基本上都是佩戴珊瑚或者蜜蜡朝珠,区别在于数量和穿朝珠所用的丝绦颜色上。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可以佩戴东珠制作的朝珠。"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纪念、背云大小坠珍宝杂饰各惟其宜,大典礼御之。"其他进贡至内务府的东珠,则用于皇帝和后宫妃嫔的饰品镶嵌。
东珠直接反映清朝皇亲和官员的等级,同时,清统治者还将他们作为重要礼品赠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或者宗教领袖。乾隆四十五年,西藏六世班禅第一次前往京都觐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赐予他东珠朝珠一盘,并赐五等东珠一颗。以清朝皇室对东珠的重视,这已经是非常隆重的赏赐了。
博物馆中的东珠珍品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件清朝皇帝曾经在大典礼时佩戴的东珠朝珠,朝珠的主体为108颗大小、颜色和珠形一致的一等东珠,中间以青金石分为四份,代表着一年四季。两侧为三串珊瑚珠"纪念",下坠为红宝石挂坠,每串纪念上有三颗小分珠,象征一个月之中的上中下三旬。
 皇帝|为了皇帝朝冠上的东珠,一群水下奴冒着生命危险,在冰冷的水中挣扎
文章插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中珍藏的清朝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冠顶为三只金累丝凤凰叠压,每层间隔一等大东珠一颗,金凤身上装饰二等东珠和三等东珠,金冠沿部装饰着7只金凤凰,身上皆镶嵌二等东珠,冠后珠穗五条,使用四等东珠302颗。整个凤冠主体装饰为黄金和东珠,彰显皇后一国之母的尊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