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火烧沟文化遗址,学者们发现墓葬的形式,大多是竖井带台的侧穴墓,墓坑大多都是东西方向,呈长方形,并且尸骨都是“头东脚西”。这与乌孙人是调了个儿的,但依然是“东西”。更为有趣的是,学者们还发现,火烧沟一些墓与墓之间的距离都是9米。对此,人们产生了一些联想,即头朝东即是证明他们崇拜太阳,或者向往东方、来自东方,而9则有某种神秘,除了古代的“九五之尊”、“九九归一”,还有我们今天所说的长长久久的意味。然而,不管是“头西脚东”还是“头东脚西”都说明了,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是不崇拜南北而是喜欢东西的,至少是在史书上乌孙人的那个年代之前。
文章插图
但是,因为今天有一些人不太了解这点,一旦看见这种现象,就说这些不是中国人了,很奇怪的。比方说,同样是在河西走廊,有一个地方被称作是罗马人的村寨,其依据是除了在当地发现了一些红头发、蓝眼睛的村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在村寨的附近,人们发现了一古墓,“这些古墓的葬式头东脚西的,与中原的不太一样”。如此一来,就有些把东西“卖”给外国人的意味。
文章插图
在中国西北,喜欢东西的仅仅是少数民族?答案当然不是。我们要说的是,秦始皇陵也是坐西向东的,与历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非常奇特。为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徐福一去杳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东方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基于此,秦始皇陵坐西向东。第一种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死后仍要威慑东方六国。第三种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秦汉时期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坐西向东。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早期越为明显。(《中国城旅游》2015年06月)这三种说法,最靠谱的也就是最后一种了,它说明,至少在战国时的秦国、至少在秦国本土,人们是不喜欢南北而喜欢东西,东西是“贵”过南北的。什么原因?与秦国当时所处的位置是分不开的。
文章插图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的东南部。秦惠文王更元五年至更元十一年(前320至314年),秦国多次兵伐义渠,平定西部诸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陇西郡(包括今天水、兰州等地区,郡治今临洮县南)。通过一些史料可以看出,秦国当时在西北方的疆域可能还不止于此。《左传·驹支不屈于晋》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和诸侯各国在向地集会,准备拘捕姜戎族的首领驹支。晋国大夫范宣子在朝会上亲自指责他,说:“过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把你祖父吾离从瓜州赶走,你祖父吾离披着茅草衣、戴着荆条帽前来投奔我国先君……”
文章插图
姜戎早年居于今陕西米脂县及以北地区,是较早与华夏融合的西戎,周文王之祖母等人皆称“太姜”,就是与这个民族通婚的原因。驹支是姜戎族的首领,他的故事告诉人们,秦人当时在西北方的疆域已经到达了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史记·六国年表》也说,“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雍州是中国汉族典籍《禹贡》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今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内蒙部分,后改凉州。秦国在这样一个区域,难免不会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所以,秦人也是喜欢东西的。只是后来的文化经过发展与交融,在全中国范围内,南北才普遍“贵”过东西的。所以,我们说,中国人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原因是南北太贵了买不起,而这绝对不是一句开玩笑的话。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邮票明日推出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