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这句话来形容中国人太恰当不过了。
“‘面子’这个词本身就是一把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
在中国人的处事观念里,体面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有时候人们情愿吃苦,也希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比,因此,有时候为了一张表面的现象,常弄的人自身内心苦不堪言,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面子这个词也许只有中国人算完理解,在外国人的观念里,他们甚至搞不懂这为何物,然而,恰恰是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字,却代表着中国人的性情。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要要面子呢?当然,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近代以来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将我们的民族性格了解的透彻无比。
文章插图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说,面子》之中对于面子也无法给出具体的定义,他将这个面子认为是类似于人的一张脸。有面子就说明人们露脸了,没面子就说明人们在某件事情上丢脸了。这是一个人的主观尺度,每个人的衡量标准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死要面子活受罪已成了一个常态的现象。
那么对于为什么鲁迅要将要面子和不要脸混合在一起呢?我们究竟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面子?
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中写道: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文章插图
1、要面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意思?
按照中国对于汉字的理解,这个面子不等同于事物上的面子。它更多指向的是人们一种主观的心理感悟,这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外在的东西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俗话说一见钟情,那也只是见的人的外表,有时候这都是可以伪装起来的,在不了解一个人的内在时,面子则成了了解这个人最初的过程;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比如一座高楼,人们看着外表是如此的豪华,然后进去才会发现内里却是肮脏凌乱。因此,我们可以初步的将要面子理解为是一种人们想要让别人了解的外在表现。
文章插图
对于重视里子的人而言,他们会从自己的内心去出发,去修行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和外表达到一个统一的高度;爱面子的人总会处处注意着别人对自己的议论,生怕落下一个不好印象,因此做足了表面的功夫。但很多时候重视表面却让自己的内里活的痛苦不堪,就好比为了得到他人的一句夸奖耗费所有的家产,装饰着他的门面,而背地里却吃糠咽菜受着罪,那么这样的面子又有什么用呢?长期以往,当面子的表象与内在的实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抗,那么要面子还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情呢?
文章插图
2、如何看待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起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是现在人们对于他人一个观念和看法,如果一个人穿着得体举止恰当,那么会给别人带来舒适和美感,即使在交际的场合做足了表面功夫,别人也会对他夸赞不已;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计较自己的脸皮,也不注重自己的表面,看到谁都是满口脏话,那么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毫无羞耻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讨厌那种表面功夫做足的人,但不得不又成了一个个会做表面功夫的人,因此鲁迅曾说过,谁都要面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
文章插图
如果人人都不要面子,那么这种行为就成了不要脸,对于社会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 鲁迅每月能赚350块大洋,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放现在值多少钱?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80年前,鲁迅偷偷写的“师生恋”情书,看完脸红肉麻到酥
- 汉人总督在雍正面前自称“奴才”,雍正:你自称臣才对
- 9个冷知识:你以为鲁迅是个呆板的人?其实他是个潮男
- 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林徽因作陪,鲁迅却半路愤而离去,是嫉妒了吗
- 鲁迅珍贵老照片,妻子为他空守41年,图5是一家三口温馨合照!
- 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林徽因作陪,鲁迅却中途甩袖而去:一塌糊涂
- 徐志摩失事后 鲁迅做了这样一件事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图文讲解+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