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奇葩雕塑你一定见过,问题出在哪?追求“最美”的时代,公共艺术好看就够了?( 三 )


因此,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和DCL伦敦设计中心联合全球20余家大学与机构,共同创建了“软城市实验室”。我们认为,如果把一座城市的建设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60%代表这个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包括基础设施等城市硬件建设;另外的40%我们称之为“软城市”,是城市的更新、再生、精神、文化和品质,它是软性的、具有生长性的,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文化和艺术是“软城市”的重要内容,而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中国城市在这方面还要下很大功夫。
好的公共艺术不只是单个优秀的作品,还应该具有生长性
上观新闻: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推崇美的公共空间。大家兴高采烈地探访着“最美书店”“最美广场”,连地铁站、机场这样大体量的交通空间也被列入“选美”。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王中:全球有许多有魅力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地铁站、机场不仅仅承担着交通运输的功能,同样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空间,行走在其中能够感受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诉求和文化形象。我们国家这些年建设的地铁站和大型机场,硬件设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文方面的建设相对还比较欠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自然而然生发出更多对美的追求。地铁站、机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空间,它们的美不仅会带给人愉悦,更代表着城市对于文化的一种追求和回应。
上观新闻: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很多人惊叹,原来机场也可以这么美。您曾主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机场整体策划和规划,这个美丽的机场是如何“炼成”的?
王中:以往谈到机场的人文气息,人们想到的通常是在走道里、墙壁上摆几座雕塑、挂几幅壁画。创造人文机场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中央美院应机场指挥部之邀启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项目之后,明确了机场的定位为“新时代中国连接世界的、世界上最繁忙的美术馆”。
 雕塑|奇葩雕塑你一定见过,问题出在哪?追求“最美”的时代,公共艺术好看就够了?
文章插图
《爱》
一个机场怎么成为美术馆?我们的想法是通过4个“艺术+”来实现。首先是艺术+交互,让公共艺术变得可参与。机场二层国际到达通道处有一组互动影像装置《飞鸟集》,这幅数字花鸟长卷中的飞鸟、植物能实时与旅客和天气互动。人经过这幅画,屏幕下方的感应器就会“通知”鸟儿起飞跟随,以意趣盎然的方式迎接旅客。如果人停下来,鸟儿则会聚集在人跟前的画面上。
 雕塑|奇葩雕塑你一定见过,问题出在哪?追求“最美”的时代,公共艺术好看就够了?
文章插图
《飞鸟集》
其次是艺术+功能,即引入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听,天空中的感动》作品体现在一组艺术化儿童活动设施上,通过飞机、云朵等形态将孩童带入空中,结合滑梯、蹦丘、喇叭等儿童设施以及家长看护陪同座椅,形成空间的一体化设计,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步入天空的感受,减少长时间候机带给孩童的焦虑。整个设施采用了地毯、橡胶、不锈钢软包等材质,以达到儿童友好型公共设施标准。
 雕塑|奇葩雕塑你一定见过,问题出在哪?追求“最美”的时代,公共艺术好看就够了?
文章插图
《听,天空中的感动》
伴随着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氛围的持续营造,艺术+计划的遗产活化,以及艺术+平台的“天空美术馆”也将持续为人文机场建设带来更多可能性。
上观新闻:过去10年中,您还主持了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共艺术项目。轨道交通承载着城市中的大客流,非常繁忙,人们对公共艺术项目有何反馈?
王中:我非常强调公共艺术作品生长的可能性,这类作品不局限于形式之美,而是注重艺术的延展价值,往往能得到很多正面的反馈。比如,我们在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创作的《北京—记忆》,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多个琉璃铸造单元立方体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来,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如大家熟悉的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更有趣的是,大家在每个琉璃块中都能看到一件宝贝。当时,我找到北京许多街道办事处,通过工作人员联系老北京人,听他们讲故事,随后从他们手里收集了很多珍贵老物件,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门票、老算盘上的珠子、黑白老照片等。这个作品得到了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