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腹诊,用好大柴胡( 二 )
其腹证 , 虽见心下痞硬 , 若非发热呕吐下利者 , 反不用下剂 , 可见古人诊察之慎密也 。
证曰:“按之心下满痛者 , 此为实也 , 大柴胡汤主之 。 ”
此文载于《金匮·腹满寒疝下利病篇》 , 虽未言外证 , 但因按之满痛 , 故知其虚实 。 于此可见 , 前述诸证 , 诊其心下 , 亦应如此 。
又案:《金匮要略》曰:“病者 , 腹满 , 按之不痛为虚 , 痛者为实 , 下之可也 , 舌黄未下者 , 下之黄自去 。 ”
又曰:“腹满时减 , 复如故 , 此为寒 。 当与温药 。 ”
此乃诊寒热虚实之法也 。
凡大柴胡汤 , 虽有腹满之状 , 而以心下满为主 , 非全腹满 。 但上腹微满 , 至心下甚 , 且腹底硬而有力 , 按之有憋闷之感 。
总观前数条 , 曰:心下急 。 曰:热结在里 。 曰:心下痞硬 。 曰:心下满痛 。 并言大柴胡汤之腹状者 , 当互文见义 。 以其因外邪侵袭 , 自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 心烦喜呕等证 , 当并取之 , 与腹证互参 。
由疫邪而来者 , 即见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 口苦 , 舌苔薄白 , 耳少聋 , 脉弦数者 , 与小柴胡汤;往来寒热 , 口干 , 舌苔白厚或微黄 , 间有谵语 , 心下痞 , 便秘 , 脉洪实 , 或沉实或弦数者 , 与大柴胡汤 。
若为病缓者 , 不可见此证 。 《金匮》只举其腹证而辨其虚实 。 腹诊之要 , 于斯可知 。
或曰:“肝积 , 心下痞满 , 腹满拘紧 , 腹底动甚 , 任脉所行之处疼痛者 , 应分别此方 , 半夏泻心汤 , 白虎加黄连汤之证 。 ”余谓桃核承气汤证 , 亦可列入 , 以辨其疑似 。
大柴胡汤方
柴胡(一钱) , 黄芩、芍药、大枣(各四分) , 半夏(一钱一分) , 枳实(五分强) , 生姜(六分强) , 大黄(三分弱) 。
上方与小柴胡汤同 。 传云:“大柴胡证 , 下利者去大黄 。 ”
附方
大柴胡加苏木木通汤
于大柴胡汤方中 , 加苏木、木通二味 。 主治两目生赤 , 干涩、疼痛而羞明者 。
大柴胡加甘草汤
于本方加甘草 。 主治周身丰满膨胀者 。
大柴胡加石膏汤
于大柴胡汤方中加石膏 。 主治头发脱落及齿痛 。
余案:上附三方 , 虽出于名家之经验 , 若不辨其证 , 则无效 。 但余亦有一二经验 , 故附记三方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