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二 )
对于杨柘 , 黄章是非常信任的 , 这从他同意把公司外墙上的魅族Logo换成篆体的“惟精惟一” , 就能略窥一二 。 有业内人士透露 , 这个Slogan还是当年杨柘在TCL时向李东生提出的 , 用一个“惟精惟一”搞定两个老板 , 就这点儿而言也不得不佩服“大师”的能力 。
后来 , 在魅族内部因为部分员工不满杨柘能力而发生动荡时 , 作为老板的黄章同样力挺杨柘 , 不惜开除相关员工以示支持 。 但是相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绝对的力挺 , 并没能让黄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无论是魅族15还是后续的Pro7系列 , 市场反响都相当惨淡 。
首先要强调 , 这两款机型本身产品力就相当羸弱 , 不能归咎于杨柘全责 。 但是时至2017年 , “大师”依然还想用“文青”、“意境”的营销方式去做智能手机市场 , 只能说是迎合了老板黄章的喜好 , 却背离了魅族“年轻化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用户群体 。
相反 , 被“发配”到魅蓝的李楠却在同一时期做得风生水起 , 这个被外界成为“连呼吸都在营销的胖子” , 一手将魅蓝打造成为魅族绝对的销量担当 。 只可惜 , 老板黄章并不喜欢他那套打法 。
什么叫能力?不是孤芳自赏 , 也不是曲意逢迎 , 而是“与时俱进” 。
加盟小米后 , 情况同样如此 。 今年6月初雷军在微博公布杨柘任职CMO的消息后 , 业内有着很大的争议 。 很多人都认为杨柘的营销风格并不适合以年轻消费者(极客风潮)为核心的小米 , 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杨柘的前同事李楠或许更适合 。 不过 , 雷军当时想要的是小米品牌的高端化 ,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 , 杨柘似乎更加适合 。
但是出任副总裁及CMO的这半年里 , 外界并没有看到杨柘在产品营销策略上拿出什么令人关注的方案 。 有的也只是雷军今年8月份在微博上夸赞杨柘主导设计的几张小米10至尊纪念版海报 , 然后 , 就没有然后了 。
文章插图
至于小米品牌的高端化 , 至少从目前来看“革命”尚未成功 , 这也非杨柘一己之力所能改变 , 毕竟一个手机品牌的高端化营造是需要时间和技术沉淀的 , 至于接下来的故事应该和杨大师没有什么关系了 。
职业经理人与同袍文化
杨柘喜爱的东西和他一贯的营销策略 , 都是较为固化的 , 而从他毁誉参半的职业生涯经历来看 , 营销这件事儿也不可能存在一招鲜吃遍天 。 我们并不否认传统文化的营销魅力 , 包括近年来国潮的崛起也说明年轻人并不拒绝“传统” 。 但是在智能手机这个更新换代极快的科技行业 , 不同的企业形象、不同的产品定位需要的是精准的营销理念 。
回到杨柘的“成名作”——华为手机品牌成功高端化这件事儿上 , 与其说杨柘成就了华为 , 不如说是华为成就了杨柘 。 对于智能手机这种硬件产品 , 产品本身永远是第一位的 。 Mate 7时代的华为 , 面对的是三星和苹果这样的重量级对手 , 其产品本身在研发投入、技术进步、用户体验提升、销售渠道完善等方面 , 都有着一代又一代华为人的付出 , 这才促成了华为手机日后的成功 。
不客气地说 , 有了产品本身品质过硬的基础 , 营销更多的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
如果细心留意一下会发现 , 和杨柘一样当年在华为获得成就的高管并不在少数 。 例如后来的酷派集团CEO刘江峰、360手机总裁李开新、锤子科技CTO吴德周等等 , 他们任职华为期间都曾有过耀眼的成绩 , 但离开华为之后却光环不再 。 即便他们后来成为了某一手机品牌的负责人(操盘手) , 手中的权利也远比当年在华为时要大很多 , 但却无一例外没能复制自己当年的成功 。
所以 ,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 需要的是审时度势 ,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性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 。
至今为止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里 , 杨柘先后加入过10家科技公司 , 跳槽频率不可谓不高 。 先不讨论性情坚韧和耐性 , 至少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善于把自己的构想与每一个新公司的特性进行融合 , 而不是永远只站在高处大谈战略和理想 , 不能真正“躬身入局” 。
- 三星手机诡异Bug:进入2021年 电池统计不见了
- 苹果|马斯克自爆曾想把特斯拉卖给苹果:但库克见都不见我
- 身家120亿的美团“老王”正式退休,江湖从此王不见王?
- 京东双11手机销量排行出炉:前十不见苹果12,小米成最大赢家
- 11代酷睿CPU大曝光:10核心不见了
- 曾红遍全球、人手一部,现却消失不见,这3大手机品牌你用过没?
- 5G手机市场排行:小米不见踪影,华为屈于第二,第一名让人意外
- AMD收购Xlinx,赛灵思真的是名不见经传吗?
- 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宣布,都将使用骁龙888,却不见华为手机
- AI不见产业生态 处境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