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博物馆到底适不适合进入购物中心做主力店?( 三 )


选型选的好,调性和人流两不误,选不好,博物馆就成了一个占用了巨大空间,租金贡献又低的累赘。
到底|博物馆到底适不适合进入购物中心做主力店?】(迪拜 DUBAI MALL 水族馆于2008年11月开幕,水族馆观光廊长51米、宽20米、高11米,蓄水量在11220升左右,养着包括鲨鱼、黄貂鱼等大约3.3万种水生物,已成为迪拜游客打卡必经地)
小结
在保持内容的吸引力与游逛体验的前提下,“博物馆+商业”对比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地产,其价值是巨大的。其一,彻底地改变了客户对于商业地产的认知,由“交易”转向“游逛”,由“有目的消费”转向“无目的吸收信息”;其二,将整个场由客户与商户构成的供需关系调整为价值信息传播节点的共生关系;其三,赋予了商业地产巨大的社交与分享价值。
这三点改变,对商业地产而言,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博物馆作为一种业态在商业化方面三次重要的尝试与探索,在此分享给大家,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博物馆的1.0阶段:知识的挖掘与传递
1.0阶段的博物馆,以其经久不衰的人流量,难以衡量的人文价值而著称。
世界上第一所博物馆诞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埃及,由托勒密吸收了亚里士多德与自处劫掠的藏品后建立,并命名为缪斯神庙。缪斯神庙以研究学术知识为核心,收藏珍贵文物,开设图书馆,后毁于罗马帝国战火,其珍贵艺术品就此转移到了欧洲。自此在欧洲文明的主导之下,受力于航海事业和文艺复兴的助推,博物馆成了珍贵艺术品的收藏场所。早期的博物馆自亚历山大时代起,就专注于学术研究与珍贵文物、艺术品等藏品陈列展示。挖掘与传递知识,构成了博物馆的最初使命。
时至今日,知识挖掘的工作更多的在被研究所承担,博物馆则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一个载体,人类社会积累下的海量知识,在此跨越时空的传递。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自然界、科学界的成果也逐渐的走进了博物馆,动&植物园、水族馆、天文馆等都在此列。
此类博物馆诞生于统治阶级的功勋展示,权属公有,所以一代代沿袭下来,往往恢弘大气,空间设计规矩而传统,更侧重其原始展示功能。同时也因为其大多为公有产权,所以其商业化往往不受重视,直到近几十年内,其商业潜力才开始被挖掘,并引发了博物馆商业化的思路启蒙。
在知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中(大英博物馆、卢浮宫、东宫、纽约大都会),除了IP授权的形式之外,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设了博物馆内商店的,开启了博物馆与商业结合的先河。但在四大博物馆的商业探索案例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卢浮宫的地下商业空间开辟。卢浮宫地下商场集合了百货零售、餐饮服务、旅客服务中心、巴黎地铁枢纽等功能空间,彻底的将超大型博物馆、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功能服务融合一体,并结合属地人文建设出了颇具特色的综合性地标。
 到底|博物馆到底适不适合进入购物中心做主力店?
文章插图
(卢浮宫 地下商场)
博物馆的2.0阶段:猎奇心理
2.0的博物馆,开始从单纯的单向信息分发,转而开始建设内容吸引力。
博物馆的进化,是从其展品内容的突破进化开始的,在2.0时代里,博物馆里的展品逐渐从神坛走下,转而展示抓人眼球的展品,或是私有业主自主创造或挖掘的主题展览。这是公有博物馆与私有博物馆的分水岭,同时意味着私有博物馆作为一种商业业态商业化的开始。
诸如国外的芥末博物馆、香蕉博物馆、方便面博物馆,国内的奇幻颠倒博物馆等,都是此阶段思想的产物,并多见于日本与欧美。
和1.0阶段的博物馆的商业化尝试相比,此阶段的博物馆因为其受众面精准,粘性较低,所以在成立之初,就开设了商业空间,往往以结合其展示主题的特色商品零售为主。此阶段的博物馆开展的商业活动,因为其较高的客单价与因博物馆产生的主题溢价,其商业活动与旅游景区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往往有“涸泽而渔”式评价,鲜有在规模上有建树者。少部分新近开设的,以猎奇心理为主题的博物馆,多以打卡拍照,收取门票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