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说 | 杨华勇:数据应从制造业中来,也应该回到制造业中去( 二 )


再往下看 , 真的要让企业各种人员和外部能够运用起来 , 就要开发算法与组件 , 还有面向各种业务人员 , 也就是windows化和图形化比较方便 , 一线的操作人员都要应用起来 。
现在企业内部有很多数据 , 大家都知道数据是宝贝 , 但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 我们调查过真正的商业数据不到4% , 所以怎么统一、规范 , 让它易用 , 工业机理如何沉淀下来变成知识 , 不要变成人盯着数据 , 现在的数据用量很小 。 如何让机器变成智能 , 让机器智盯数据 。 所以 , 做流程、做看板可能是一个途径 。
02 / 工业典型案例
我举几个案例:
案例1:质量管理 。
大家都知道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摩托车生产 , 摩托车是传统的制造 , 春风是后起之秀 , 每年销售额50亿左右 。
院士说 | 杨华勇:数据应从制造业中来,也应该回到制造业中去文章插图
这家企业非常有竞争力 , 这是一个国宾车队的摩托 , 这个车辆和传统车辆相比有100多项评比 , 它要求高、质量好 , 而且政府采购价格不高 , 企业还不想亏损 。 工信部审核 , 春风动力做自动化 , 同时降低一线员工的操作工人 。
因为现在到加工车间看加工非常传统 , 有30台各种型号、不同年份、不同国家的机床 , 一般一个机床都有一个操作工 , 所以车间里3-5个维修工 , 30个操作工 , 就是做数据的指挥中心、做看板 。
不到一年下来 , 30个机加工车间 , 现在操作工只有4-5个人左右 , 大幅度减人 , 这就有了效益 。
他们尝到了甜头 , 竞争力很大 , 小批量也可以成本优化 , 所以它做摩托车、沙滩车 , 并且开始出口 。 他们做了二期 , 现在还要做 。 摩托车行业主要的还是发动机 , 发动机最头疼的还是装配线 。
如果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改造装配线 , 具体就定位到成本低 , 不要大幅度改造装配线 , 能够快速响应 , 用数字化的手段改造 。
最后找一个答案做工位 , 就像拧螺丝钉 , 拧过或者拧不到位都有问题 , 后期改造成本大而且影响品牌 。
现在如何把装配轨迹跟踪和轨迹标注变成数据 , 通过数据及时报警、预警 , 马上改正 , 可以实时的做 。 现在就是一个一个工位做下去 , 做二期 , 再把算法更新 。
案例2:溴冷机智能远程运维 。
空调有两个核心 , 一个是电机 , 一个是制冷 , 看看双良 。 传统的做法是做个阈值 , 如何超过阈值 , 它就报警 , 真的超过阈值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故障 , 现在是如何根据历史的数据建模型 , 可不可以提前预警 , 也就是要把数据打通、硬件打通 , 把传输打通 , 把数据放到云端建模 。
院士说 | 杨华勇:数据应从制造业中来,也应该回到制造业中去文章插图
它可以把历史的数据放进去 , 收集专家数据 , 数据足够大的时候可以让机器学习 , 根据历史数据预测 , 看分布 , 实现提前的报警 。
这边就是一个案例 。 去年八月份专家判断27日有问题 , 数据报警预计是27日11点 , 大概相差3个小时 , 但发生故障是2天以后 , 就是29日发生故障 。
所以 , 它有一天多的时间提前维修 , 很容易排除故障 。 设备故障率降低了30% , 这就是根据机器提前预测故障 , 提前预警 。
案例3:盾构机掘进辅助驾驶 。
我们07年做了第一台样机 , 等了1年用起来 , 最近11年我们已经占领了很大的市场 。
院士说 | 杨华勇:数据应从制造业中来,也应该回到制造业中去文章插图
我们的技术已经和国外并跑 , 但还没有形成引领 , 现在中国盾构掘进机占了全球用量的55%-60% , 出口到21个国家 , 现在很多隧道施工都有问题 , 现在从2米到16米的隧道 , 真正施工下只有12个人 , 有6个做管片拼装 , 还有1个司机 , 司机是关键岗 , 现在发展太快 , 司机培训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