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又称《小戴礼记》。
在先秦时期,《礼记》并未成书,它只是单篇流传,或被收录在一些儒家弟子的“记”文之中,所以《礼记》的篇章并非成于一人之手。至于《礼记》的编撰人是谁,历来说法纷纭,据《隋志》《唐志》所载,西汉宣帝时,礼学家戴圣将春秋末年至战国晚期一些解释和补充《仪礼》的文献编纂成书。关于今本《礼记》的编者谁属,从来就各有说法。不过据近现代之学者考证,戴圣为今本《礼记》的编者的可能性颇大。
文章插图
所谓“礼源于俗”,《礼记》所记的不是老掉牙的“礼仪”,而是一种历久常新的“生活体验”。准确地说,《礼记》揭示的正是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甚或是宇宙之间的“互动过程”。我们发现在《礼记》的世界里,“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自我”的成长更是与他人、
社会、国家相辅相成的。
就此而论,个人履行“礼仪”,并非循规蹈矩的“守礼”,而是通过礼仪的实践来成就自己。此外,若我们在履行礼仪的时候,明白到“互动”的意义为何,那么我们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把“唯我独尊”的“自我”消融在礼仪之中。
文章插图
《礼记》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按内容性质而言,可分以下几类:一、通论礼仪的背后意义;二、阐述儒家礼学和修身思想;三、记述和解释与生命历程相关的礼仪;四、记述和说明祭礼;五、记述和说明重要礼制;六、其他制度:如国家政令、世子教育等。
【 礼记|“礼”,成就自我的媒介,还是压抑自我的锁链?礼也有其内在的超越性】《礼记·乐记》记载了以下的一段话: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人能够认识世界,是因为人有感知外界的能力,但因为“人之好恶无节”,不断的“接应”外物(穷人欲),便会使本性中的“善”渐渐丧失(灭天理)。最后,“人”便会“物化”(人化物)。“人随物化”是人性的幽暗面,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人类面对的危机。
文章插图
现代化时代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个超越的神圣世界。通过外在超越的方式(如西方的上帝),或是内在超越的形态(如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人们可以与“神圣世界”联成一气。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意义。然而,进入近现代,神圣世界崩溃,超越的价值系统逐渐消解,人的精神生活开始世俗化。
随着人的主体性位置的确立,人替代了超越之物而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理性、情感和意志获得了独立的自主性。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而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独当一面”,驾驭了社会,并操控了人心。翻阅《礼记》,我们或许可以重寻“真我”。
究竟“礼”是“成就自我”的媒介,还是“压抑自我”的帮凶?今天,翻开《礼记》,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礼”的“形式”,反之,我们要体味的是“礼”蕴涵的“情理兼备”的精神。
(整理自《经典之门》华夏出版社,包括“先秦诸子”“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四卷,为我们阅读经典指引方向)
- 为了成就一部大书,他愿意奉献一生,看看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 十年阅读精选出来的 7 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梁思成的二婚妻子:学术成就上比不过林徽因,那就编故事抹黑她
- 曾国藩:一个有所成就的人生,先从治家开始
- 郑和下西洋选择从这里出发,成就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
- 老祖宗决定人生“成就”的三大本领,都不是读书学来的,你有吗
- 三个女人一台温情戏,徐志摩的痴,成就民国最经典葬礼
- 鲁智深:谁操控了我的一生? 是智真长老,宋江,还是另有其人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长生果”》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 读《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阅读、收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