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一首红了千年的经典唐诗,然而诗红人却不红,其中的名句冠绝古今】
文章插图
在中国,一说到古代著名诗人,人们总是言必称“李白、杜甫和苏轼”。实际上,作为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唐诗”的辉煌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结果。它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直至成熟的过程。在李白和杜甫出现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无名诗人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历史上寂寂无名,然而他们的诗作却如天上的日月一样光耀千古,青史流芳。其中,有些诗作和初唐的历史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联。
文章插图
比如接下来笔者要和大家介绍的这首千古名作《次北固山下》这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诗的作者王湾,虽然入选了《唐才子传》,但是他在历史上确实不太出名。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此诗在历史上红了千年,一定程度上它还预示了大唐盛世的即将来临。其中两句更是堪称神来之笔,冠绝古今。全诗如下: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文章插图
历史上,关于王湾的记录很少,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只知道他是河南洛阳人。在唐玄宗早年,他进士及第,后来做了洛阳县蔚。开元十七年,王湾为了仕途,曾经作诗赠给了当时的宰相裴光庭和萧蒿,未果。之后,历史上就再没有关于他的记录了。这期间,诗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然而,幸好还有一首《次北固山下》流传至今,能让我们得以窥见诗人的风采。从这首诗的题目“次北固山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所谓的“次”也就是住宿,停泊,途中暂时停歇的意思。
文章插图
整首诗是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在北固山下,看到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后引发了心中的怀乡情思,情调和谐,意境优美,堪称千古名篇。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写青山绿水,叙述诗人行踪。《唐才子传》说诗人一生“常来往吴楚之间”,这首诗应该就作于诗人由楚入吴的过程中。“客路”与“行舟”照映,“青山外”与“绿水前”呼应,对仗工整,诗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也与末尾的“乡书” “归雁”呼应。
文章插图
其次,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景寓理,耐人寻味。“潮平”才能“两岸阔”,“风正”才能“一帆悬”,这不仅是写景,还蕴含了很深的理趣。自古,形容“风”多重和顺柔美,然而诗人却选用“正”来作“风”的修饰语,可谓巧妙独特。当时整个大唐正处于不断上升时期,开元年间的清明政治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这“风正”不正是和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相契合吗?国家兴盛,人们的心态自然也就积极乐观旷达。“潮平两岸阔”,开阔的不只有人的视野,还有还有整个大唐的未来。
文章插图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诗人继续江上行舟,在天将晓时看到了海上日出的壮景。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风拂面让人感到早春的气息。此时,一切都处在一种蓬蓬勃勃的生机之中!“生”和“入”的使用,出神入化地描绘出了昼夜更替的壮景和新旧交替的振奋,带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给人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力量。时光流逝自然也会使人不由自主地兴起思乡之情,所以在末句诗人写道“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李白晚年又遭流放,却豪情不减,一首浪漫七绝尽显“诗仙”本色
- 小剧场五音戏《小谢与陶望三》,一首从聊斋里幻化出的隽永小诗
- 姜霞:骆驼谣(外一首)
- 歌唱家蒋大为在国外坐吃山空,回国捞金一首歌18万,女儿已入外籍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杨贵妃与梅妃争风吃醋,各作一首诗,李隆基却傻傻没看明白
- 李白晚年写的一首诗,说要泛舟江湖归隐,两年后却自己打脸了
- 五代十国最后的赢家:美食因他而为流传古今,拳法因他而盛名中外!
- 苏轼有多惨?哲宗亲政后被贬惠州,只因写下一首诗再贬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