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 | 朱安晚年表面上看是朱安缺乏主见,事事都要征询许广平意见,但实质上,她的内心很抗拒别人对她名不正言不顺的接济,这也是顾念到了鲁迅的名誉和自己的尊严。所以她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到:“宁自苦,不愿苟取。”按理说,在饥饿的威胁下,人原本有的架子、顾虑都会让位求生。如若不然,要么就是还不够饿,要么就是想拥抱尊严死去,就像不捡嗟来之食的人那样。那么朱安的“宁自苦,不愿苟取”是属于后者?一个没有赚钱能力的人,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还计较尊严,她是愚蠢,还是可敬?或许,两种立场都没有错,有些人活着本来就没有尊严,有些人死去了却高风亮节。至少在许广平看来,朱安做对了,在回信中,她用“深感钦佩”称赞朱安的做法,又说:“社会要救助的人很多,我们不应叫人费心。”其实“宁自苦”的人又岂止朱安。朱安拒受捐助,无疑是加重了许广平的负担。朱安的苦从何而来,许广平的疲惫就从何而来。犹记得当初她只拿到了鲁迅版税就应承下来担保西三条的赡养费,但连绵不断的战火导致书业萧条,根本没有多少版税收入。这么多年来,她只能累昏头去供养平沪两方面的生活,最开始是七张嘴吃饭,后来变成了四张嘴吃饭,却也不见有过一丝轻松。但她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怨言,想来真是多少辛酸尽在不言中。两个本不甚相干的女人,因为深爱着同一个男人而惺惺相惜,却由于人事复杂,徒生许多挑拨中伤。到底如何给她们的关系下一个定论,朱安在寄给许广平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您对我的关照使我终身难忘”,不需要千言万语,这就足够了。
文章插图
图 | 许广平的笑容1947年6月29日,朱安走完了她苟延残喘的晚年,在北平西三条寿终正寝,享年69岁。她没有葬在爱而不得的大先生身旁,也没有葬在朝夕相处的婆婆身旁,她伶仃地独葬在了一个等待被遗忘的地方。果不其然,听说后来她的墓碑也不见了。也好,死人本来就不需要占地方,就让她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孤魂野鬼吧,千万不要是念叨了一辈子的周家的鬼了。她没有不朽的遗言,但她用生命留下了告诫:“我们不能使得男人肩负终身供养女性的责任,因为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如果被供养的女性不幸死在男人的后头,这又该是谁的悲哀?”作者 | 反正没人看,不想留名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鲁迅每月能赚350块大洋,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放现在值多少钱?
- 司马光死后列入奸党,朝廷下令毁著作,《资治通鉴》为何仍在世?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人死后为何一定要停尸三日?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道理
- 他是花荣之子,宋江死后,他绝处逢生,最后成功逆袭当上泰国驸马
- 这三个人死后被后人骂了上千年,其中一个的功绩至今都很难超越
- 80年前,鲁迅偷偷写的“师生恋”情书,看完脸红肉麻到酥
- 宋江死后谁率领梁山一众起兵反宋,为啥水浒中未提?
- 汉人总督在雍正面前自称“奴才”,雍正:你自称臣才对
- 9个冷知识:你以为鲁迅是个呆板的人?其实他是个潮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