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黎
当年尧帝在找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曾问众诸侯:"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中有谁可以接替我做这个皇帝呢?"
诸侯们都谦虚地说自己德行粗鄙,配不上帝位。
尧帝说:"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来推荐吧。"
于是大家都对尧帝说:"民间有一个隐居者,叫虞舜。"
尧帝说:"这个人我倒是听说过,他为人怎么样?"
诸侯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却仍然恪守孝悌之道,跟他们和睦相处,以善感化他们,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尧帝听后点点头说:"那我们就试一试他吧。"
结果经过三年的考验,尧帝发现舜不仅道德上没有缺陷,能力也非常出众,于是就决定将帝位传给他。
舜稍微推让了一番,就接受了尧帝的禅让。
但是这时候尧帝还没有死,直到他让出帝位二十八年之后才逝世。
按理说,尧帝死了,舜就成了中华大地上唯一的皇帝。但是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尧帝去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将帝位让给了尧帝的儿子丹朱,自己跑到黄河南岸躲了起来。
文章插图
丹朱此人,虽是尧帝的亲儿子,但是尧帝却曾评价他凶恶、愚顽、不能用。
【 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千年,如果没有他爹的失败,他也不会成功】尧帝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才会启用舜并将帝位禅让给他。
而尧帝死后,舜为表谦逊,也为了给天下人做出一个表率,又将帝位让给了丹朱。
但是丹朱德不配位,舜却深得民心,诸侯朝觐时都去找舜而不是丹朱,打官司的、歌颂功德的人也同样如此。
这时候,舜感叹一句:"天意如此啊!"于是回到京都登上帝位。
命运有时候惊人的相似。
舜的儿子商均也不成才,多年后,舜将帝位让给了禹。
在舜去世之后,同样三年服丧完毕,禹效仿舜之前的举动,将帝位让给了舜的儿子商均。
这次的情况和上次差不多,诸侯们都朝拜禹而不朝拜商均。禹这才登上了天子之位。
后来,禹传位给益。益服丧三年完毕,又学着禹一样让帝位与禹的儿子启,自己跑到箕山之南隐居起来。
但是这次诸侯们却没有像前两次一样跑去朝拜益。因为益跟着禹的时间不长,没有很大的功绩,所以不受臣民们的拥戴。他们这时候反倒认为益让位给启是合理的。
一是因为启这个人本来就贤德,得民心,
二是因为他是禹的儿子
。
于是诸侯们都去朝拜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
想来这三次相似的让位举动,前两位帝王的亲儿子都还挺尴尬的,帝位都已经让给他们了都坐不稳。
但是最尴尬的还是最后一个让位的益,皇位都到手了,又被自己亲手送了出去。
当然这些都是闲话。
文章插图
现在我们反过来纵观这几位皇帝,也不难发现他们都德行兼备,能力出众,备受推崇。
尧帝被评价为:
"仁德如青天,智慧如神明"。
他有多伟大你就从这几个字里自己体会吧。
而舜因为孝顺而得到尧帝的关注。尧帝又考察他的伦理道德,对内外事务的处理能力等等后,才决定传位与他。
对了,为了考验他,尧帝还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以便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这两个女儿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娥皇女英。
但还有一种版本的说法是,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舜,是为了让儿子丹朱顺利继承帝位,顺便监视舜的动向。
说白了,尧帝嫁女儿是为了阻止舜当皇帝,而不是让他当皇帝。
当然了,这种说法比较阴谋论,还有待考证。
明显的是,这两种说法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是说尧帝是一个非常注重品行的人,一个则是说尧帝自己的品行都有问题,更不可能有注重品行一说。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故事:散文《第一次步行下乡》陈久平
- 布金买地的故事,戒痴和戒尘改变,执著防碍修行
- 故事:金老爷万般无奈之下,苏无名出手擒盗,一举成名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梁思成的二婚妻子:学术成就上比不过林徽因,那就编故事抹黑她
- 五代十国最后的赢家:美食因他而为流传古今,拳法因他而盛名中外!
- 李白向女子求欢,却惨遭拒绝!于是写下一首酸溜溜的诗,流传千古
- 今天,我们想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