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算力时代”前夕,如何先手布局?

从2010年第一次作为关键词在中文搜索引擎中被查询 , “车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整整走过了10个年头 。 尽管各类概念和技术路径层出不清 , 基于安卓底层的系统和生态车联网的理念也基本成为行业共识 , 但“万亿市场”的似乎仍在“山雨欲来”的阶段 , 没有真正井喷爆发 , 消费者也似乎没有真正感受到车载智能网联从功能到智能的飞跃 。
瓶颈是什么?爆发点在哪?全行业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 第十八届广州车展期间 , 腾讯旗下车联网企业梧桐车联与奇瑞捷途和高通公司联合发布全新战略合作 , 合作各方将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驾乘体验升级 , 探索创新生态合作模式 ,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合作内容 , 就是打造车联网的“高算力解决方案” 。
“车联网算力时代”前夕,如何先手布局?文章插图
而这 , 似乎也正成为车联网行业突破瓶颈的一个新的共识:一方面 , 如同PC端和手机端的发展轨迹 , “车联网算力时代”肯定会到来 , 软硬件以及终端企业共同推动 , 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 , 算力作为新的生产力 , 在沟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 , 亟需优秀的“连接器”型企业发挥作用 。
“软硬联盟”共同推动算力提升10年之中 , 事实上从传统车机、安防车联网 , 到随后出现的功能车联网、网联汽车 , 直至进化到生态车联网阶段 , 汽车行业在科技巨头的助力下在软件生态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 但与此同时 , 传统汽车供应商相对滞后的硬件发展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桎梏 。 由于车载环境严苛、可靠性要求、行业标准等一系列原因 , 相较当下智能消费电子产品 , 车规级芯片迭代相对较慢 。 而在应用生态的维度 , 智能网联汽车对于芯片算力要求与日俱增 , 甚至在一些场景下对算力需求超过手机 。
隐约可以看到 , 车联网“算力时代”的到来似乎呼之欲出 , 而如何促进算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如何利用好算力创造新的体验 , 正成为决定未来车联网行业、甚至影响汽车和大出行行业格局的“赛点” 。
然而高算力的硬件要想充分发挥作用 , 必须匹配能驾驭高算力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解决方案 , 使汽车进入功能丰富多彩的“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
此次梧桐车联与高通的合作 , 可以看作是算力时代软、硬件提供方强强联合的一种典型尝试 。 如梧桐车联CEO、腾讯车联产品副总裁潘家骅所介绍的 , 作为领先的软、硬件平台 , 梧桐车联TINNOVE操作系统是腾讯最新科技和行业前沿技术理念的承载平台 , 在腾讯九大头部生态的基础上 , 整合多家主流互联网服务生态 , 全面覆盖各种生活场景 , 提供丰富应用和交互体验 。 第三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则是高通公司首个宣布的由AI助力的车规级可扩展数字座舱平台 , 具备沉浸式图形、多媒体、计算机视觉和AI能力 。 未来 , 软件商与硬件商的结合将发展车联网高算力解决方案 , 共同推动行业整体算力水平 。
梧桐车联作为一线的智能网联操作系统提供者 , 也一直是汽车“算力时代”的软硬协同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 梧桐车联自主研发的TINNOVE OpenOS操作系统在“算力提升”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 从技术上看 , TINNOVE OpenOS借助车环境底层模块TVEM抽象硬件能力 , 屏蔽硬件差异 , 实现不同硬件平台的快速兼容 , 将整车算力资源发挥到极致 。 从体验上看 , TINNOVE系统与高通的CPU、视觉子系统的结合 , 将在用户的每个需求层级 , 都提供全场景生态服务和强感知、强粘性、行业领先的“明星”应用 , 并创造流畅的交互体验 。 这是高算力与强软件系统高度融合的结果 。
“链式反应”促进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车联网进入“算力时代”之后 , 汽车将获得更好的支撑 , 应用和生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 在高“算力”的加持下 , 开发者将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 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 通过生态的开放和兼容 , 生态的能力的系统结合 , 实现应用适配和集成 。 然而这样的想象空间 , 仍然只停留在操作系统系统、软件生态供应者、芯片供应者的维度上 , 仍然离消费者的真实体验有一定距离 。 因此想要全面实现算力提高带来的用户体验升级 , 也就必须推动上下游更好打通 , 更精准了解行业和用户痛点 , 并充分利用高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