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近日,讲述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项。该片自10月中旬在院线上映以来,得到网民普遍赞誉,大家认为,“该片是看过的最美的纪录片”“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海报
如今96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知名汉学家。曾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最美教师称号和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叶嘉莹自幼熟习古诗词,一生与诗词为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执着于古典诗词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被大家尊称为“诗的女儿”“中国古典诗词的引渡人”。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叶嘉莹
“修辞立其诚”,叶嘉莹所有的诗词都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从她创作的几首代表性诗词中,我们可以一窥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人生经历,理解她关于“弱德之美”的独特诠释,感悟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我精神。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出生诗书之家,自幼熟习古诗词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跟着家里的长辈吟诗诵词,以《论语》开蒙,与唐诗为伴,十多岁就开始写诗填词,对诗书的热爱成为她成长岁月里最大的快乐。“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因生于“荷月”,叶嘉莹便得小名“小荷子”,读书的时候对“荷”特别关注,常以荷的品格要求自己。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青年时期的叶嘉莹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生活在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年代,叶嘉莹从小目睹了太多的痛苦和灾难,当读到李商隐《送臻师》诗中的两句:“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就想到如果莲花真能拯救世人,她愿天下开满普度世人的莲花。于是,十几岁的叶嘉莹就写下《咏莲》,开启了她作为“士”的一生。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身处尘世,用诗词溶解生命的苦痛
1941年,叶嘉莹考上辅仁大学中文系,自此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顾随。叶嘉莹第一次上课就把自己的旧作给顾先生看了,顾先生称她有天赋并指导她开始写律诗,还经常用她写的原韵与她和诗。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在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叶嘉莹(后排右二)与老师顾随的合影
《冬日杂诗》第三首便是叶嘉莹写于1944年的冬天,“此时日本已发动太平洋战争,正处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当年北京冬天下的雪很大很厚,整夜刮着西北风,声音像哨子一样响,家后边就是西长安街,经常听到日本军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多年被战争阻绝没有回来,但是在这狂风凛冽的夜晚,我屋里的一盏灯还亮着,炉子里还有一点火没有熄灭,这是希望。我等待着抗战的胜利,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叶嘉莹回忆说。
《冬日杂诗》(其三)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代表了叶嘉莹做人做事的态度,表达了她立身处世的理念,“如果你想要不负此生,为人类或者为学问做一些事,就必须要入世。至于‘逃禅’,我可以身处在尘世之中做我要做的事情,内心永远保持一片清明,不被尘俗所沾染。”国难之际,母亲病逝、父亲远隔,又经历白色恐怖,丈夫冤狱,是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力量,溶解了她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