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
王国维之所以伟大,因为他追求的跟当前一些所谓“学者”不同。现在很多人读书是出于功利目的,不是真正的学问。
陈寅恪在给王国维写的碑文里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什么是士?士就是读书人。士的理想是什么?他的理想是追求一个真正的道理、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士之读书治学的最高目的,不是一个学位,也不是以学问当工具来求得私利。
文章插图
叶嘉莹在王国维故居前留影
王国维读书治学的目的,是“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就是世俗;谛,就是道理;桎梏,是枷锁。陈寅恪先生说,我们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所以“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如果不能够自由地追求真理,那么生活就成为一种痛苦。这就是陈寅恪先生认为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的原因了。
王国维生于1877年,死于1927年,去世时只有50岁。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逢清王朝衰亡,列强正急于瓜分中国。
王国维18岁时,就是1894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完全失败,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而1898年戊戌变法,是王国维22岁时发生的。当时维新派在上海办了《时务报》,王国维从偏僻的海宁来到上海,进入报馆做校对。
文章插图
1916年王国维与罗振玉在日本京都净土寺町永慕园
这时罗振玉在上海立了东文学社,王国维每天下午用两个小时到那里去研习西方近代文化。当时东文学社有两个日本教师,一个叫藤田丰八,一个叫田冈佐代治。田冈佐代治是研究德国的康德、叔本华哲学的,王国维因此对西方哲学发生了兴趣。
哲学要解决的是人生问题。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发财享乐难道就是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了吗?王国维一下子被哲学给吸引了,开始对康德、叔本华产生兴趣。
王国维对学术并没有中外古今之区分的狭隘成见,他认为,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远是近,只要你真是追求真理,就一定要忠实于你所追求的真理。正如陈寅恪所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王国维的说法有时也不见得完全正确,但很诚实,没有想要欺世盗名,说谎话去骗人。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写的完全是他自己的见解,所以陈寅恪先生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他认为王国维先生这种追求真理的、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学问的这种精神,可以与天地同期长久,可以和日月星三光永远地共明。
——摘自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
(转自:雨枫书馆)
【 王国维|叶嘉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出入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公众号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 一座石碑引发的遐想,王国维的死亡之谜
- 96岁的叶嘉莹,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缩影
- 王国维手稿曝光,文人品质,字迹一流,不愧为最后的“帝师”
- 王国维为了留学,无奈接受包办婚姻,发妻不幸早逝,娶了侄女为妻
- 王国维为何要投水自尽?溥仪说是被债主逼的,陈寅恪则称另有原因
- 94岁时裸捐1857万,叶嘉莹:我想把吟诵留给世界!敬佩
- 王国维见苍老的妻子,心酸写下一首词,最后一句成名句,流传至今
- 王国维很推崇的一首宋词,认为写尽了悲欢离合,道尽了相思之苦!
- “诗词女神”叶嘉莹:我3岁开始背诗,从小背诗的孩子不一般
- 叶嘉莹:弱德持身往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