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国家”一词到底有何含义?从清末梁启超书籍探讨国家概念的变化

“国家”这一词最早在周朝时出现于《尚书》、《周易》当中,《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俭人,其惟吉士,用以相我国家”,不过此处的“国家”所代表的含义跟如今“国家”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清末|“国家”一词到底有何含义?从清末梁启超书籍探讨国家概念的变化
文章插图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国家代表着朝廷、中央政府以及国土甚至是国民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国家代表的含义也就不相同,往往具有多重含义,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国人对“国家”这一词的认知也有了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梁启超的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中国近代国家思想最早的探索者,梁启超思想中的“国家”在历经三个阶段后,也有了不同的含义,这三个阶段则分别是戊戌时期、赴日时期以及1903年前后,本文从梁启超具体环境当中,来揭晓梁启超“国家”概念的演变,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复杂的关系有所认知。
 清末|“国家”一词到底有何含义?从清末梁启超书籍探讨国家概念的变化
文章插图
梁启超最早对于国家的认知还是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典籍,在梁启超的著作当中,第一次提起“国家”这一概念是在1896年,他在《变法通议 论不变法之害》中,第一次提起了“国家”这一词,他引用了孟子的“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又曰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又曰能治其国家,谁敢悔之”。在此文中,梁启超大量引用了“国家”一词,“夫国家之设学,欲养人才以共天下,而其上才者仅如此,次下者乃如彼,此必非朝廷作人之初意也”,这句话梁启超是用来批评同文馆以及广方言馆不能培养西方人才。在梁启超其它文章当中,“国家”一词也屡见不鲜,如在《萃报叙》中,梁启超如是说“启超居常想念,宜有如而立非吴亚夫奇而立非吴司报者出,尽集群报,借其精华,汰其糟粕,以饷天下。天下识时务知四国之士,其必有增益,而国家亦有所赖”。
 清末|“国家”一词到底有何含义?从清末梁启超书籍探讨国家概念的变化
文章插图
那么在梁启超这些早期文章中,他所说的“国家”是什么含义呢?主要有以下几点:1.清朝廷,梁启超曾在文中提到“国家亦尝岁拔帑百数十万以修道,然中饱吏胥,因循粉饰,日掷黄金于虚化”,这里的国家就是指清政府。2.泛指各个时期的朝廷,“古者学校,皆国家所立,教师皆朝廷所庸”,又如“汉后得天下者,皆为马上,至其人才盛衰,则恒视国家所立之标准,或善或不善以为差”。3.国土和国民的统称,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说“查经制常科已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会同礼部议准颁行,伏乞皇上忧恤国家,哀怜多土”。4.相对于地方政府的中央政府,如梁启超在文中所述“东西各国之有报也,国家以之代宪令,官府以之代条诰”。
 清末|“国家”一词到底有何含义?从清末梁启超书籍探讨国家概念的变化
文章插图
梁启超在文章中大量地使用“国家”这一词汇,他所想要表达的含义却不只是一个,既可以指代朝廷,也可以包括人民和国土等在内的统一体,或者是指中央政府,由此看来,梁启超早期“国家”的概念,依旧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含义。也是在此时,梁启超在西方政权的启发下已经提出了“民权”等主张,不过这里的“民权”跟西方的“民主”差距较大,梁启超的民权是“各尽其聪明才力之所及,行其分内所得行之事”所谓分内所得行之事,梁启超认为国人都有救国的责任,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救国之力。因此可以看出,梁启超的民权,实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另一种说法,或者说民权被赋予了这种含义。
 清末|“国家”一词到底有何含义?从清末梁启超书籍探讨国家概念的变化
文章插图
梁启超在传统思想下认识“国家”的含义,但他对国家的认知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西方对于“国家”这一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思想里“国家”一词所代表的皆是中国为中心的天下,或者是中国的政府、国土及国民,但伴随着西方的入侵,“国家”一词的实体也开始有了西方国家,这是梁启超在著作中对“国家”一词概念最明显的变化。他说:“然今日泰西各国,磨牙吮血,伺于吾旁者,势不能不变法,孟子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里的国家已经开始代表中国和他国,因为中西方对峙过程中,梁启超思想失败之原因,将中国和西方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来分析原因,重新赋予了国家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