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浅谈杜甫对“寒士”的同情!

杜甫是从盛唐转衰过程中的诗人,他见识过当年盛唐时期的繁盛,也亲历了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动荡年月。所以杜甫是个非常值得品味的诗人,他自己的宦海生涯也是波涛汹涌,由于他自己的经历不是很顺,所以他对寒士是颇有同情,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聊聊杜甫是如何同情"寒士"的,以及杜甫自己的经历。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是杜甫迁居"草堂"的,第二年。杜甫费尽周折,在亲友的资助下,才在成都浣花溪畔筹,建一所草房,使得全家能有个栖身之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秋末八月,狂风怒起,将杜甫草堂上的茅草,席卷而去。风过雨来,屋漏床湿,长夜漫漫,令人不堪忍受。诗人抚今思昔,不胜感慨,便挥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不朽名作。
此作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和叙述狂风给诗人带来的灾难,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同情贫穷知识分子的伟大人道主义思想。全诗分为三段,即:"八月秋高" 至"归来倚仗自叹息"为第一段,"俄顷风定"至"长夜沾湿何由彻"为第二段,"安得广厦"以下为第三段。作品构思清晰,结构颇有层次。
解析|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浅谈杜甫对“寒士”的同情!
 解析|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浅谈杜甫对“寒士”的同情!
文章插图
开头两句,言"茅屋为秋风所破",以叙事笔法,开门见山,直接破题。没有"穿靴戴帽"的弊病。"八月秋高",谓秋天高远廓清,充满肃杀之气。"风怒号",形容狂风怒起,异常猛烈。猛烈的狂风,将诗人草房上的许多茅草席卷而去。"三重茅",是形容草屋上茅草层次很多。重与层同意。用茅草缮房,先从房檐往房脊覆盖,一层接着一层铺缮。"怒"、"卷"二字,是拟人化用字,颇为醒目,恰到好处地表达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怨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茅飞渡江"以下三句,思绪紧承以上两句而写,是对"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情景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写被狂风卷走的茅草,飞渡过浣花溪,洒落在江畔一带。有的高高地挂在树梢上,有的则飘转而下落到塘坡的低洼处。诗人对天公如此不公平,流露出不满情绪。
"南村群童"欺人太甚,他们看到诗人"老无力",竟然忍心当着诗人的面作起"盗贼"来,公然抱着茅草,纷纷逃入竹林。诗人唇焦口燥,呼叫不得,只有返回家,倚着拐杖自我叹,息。这几句,把诗人拄杖寻找茅草的形象,描绘得非常生动逼真。从此亦说明,伟大诗人杜甫当年的生活,已经潦倒到何等困境。这几句诗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入竹林的举止,也描写得历,历在目。
诗人说抱茅的群童欺他"老无力",竟然忍心当面作"盗贼"云云,显然这是打趣的话,不必过于认真看待。诗人岂不知"南村群童",冒着狂风出来拾草,也是因为生活贫困所致。杜甫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向来都是给予极大同情的,他怎么会,真的斥骂那些捡草的穷孩子是"盗贼"呢?即使说这些孩子都是"顽童",杜甫也不至于骂他们是"盗贼"的。"仗"同"杖",同音假借。
 解析|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浅谈杜甫对“寒士”的同情!
文章插图
"俄顷风定"以下八句,思绪仍然承接上段诗意滚滚写来。这里还是用叙述手法,写风停雨来,给诗人在生活上造成更大的困难。"佛顷",意谓不久。诗人刚刚经受狂风的袭击,一场惊恐,尚未平息,紧接着又遭受大雨的忧患。只见天空,霎那之间,乌云密布,昏暗迷茫,从白天一直延伸到夜晚。诗人生活困苦,多年陈旧的粗布被子、被絮硬结,像铁块一样冰冷,娇儿睡觉没有正行,又把被子蹬得破烂不堪。
如麻的大雨下个不停,屋上茅草被风卷走,屋漏床湿,床上没有干处,漫漫长夜,浑身沾湿,何时能熬到天亮呢?此情此景,不禁使诗人无限感慨。他想到安史之乱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又想到限前自己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因此使他通宵达旦,未能成眠。显而易见,这对诗人在精神上是个极大的摧残。这段诗写得沉郁悲愤,忧怨凄凉,把诗人承受的生活折磨和忧国忧民的痛苦,如泣如诉地倾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