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双方各取所需的默契之下潜藏的是尖锐对立的政治取向:孔子的目标是要以“堕三都”来削弱“三桓”,根除鲁国世卿专权的痼疾;而季桓子则盘算着拿孔子、子路当枪使,镇压家臣叛乱,巩固卿族权力。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本期话题堕三都是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最重要的施政举措。但这次针对季孙、孟孙和叔孙三家世卿的采邑拆毁行动却疑云重重。究竟谁是孔子这次行动的大后台?是鲁定公为了强化君权支持了孔子,还是权臣季氏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利用了孔子呢?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所谓“三都”,就是季孙氏的采邑费,叔孙氏的采邑郈和孟孙氏的采邑郕。因为鲁君式微,“三桓”擅政,这三座城市早已突破了“大夫无百雉之城”的礼法禁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增修,建成坚固的堡垒。想当初鲁昭公也曾下定决心铲除“三桓”,大夫子家羁的儿子警告他说:“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传》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三桓”取代国君号令鲁国已历数世,鲁国的户籍与人口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国家没有“公民”,他们却有“隐民”。照司马迁的说法,孔子谋划“堕三都”是直接向鲁定公打的报告,而计划的实际执行人则是孔门弟子子路。首先,此时在位的鲁定公是“三桓”驱逐鲁昭公之后另立的,他的政治能量比之昭公犹为不如。前有昭公的覆辙,鲁定公为何还要批准孔子的行动,他又能为孔子提供多少实际支持呢?其次,子路作为“堕三都”计划的经办人,他所担任的职务竟然是“季氏宰”。“季氏宰”也就是季氏的家臣。这个职位从性质上来说是季氏的私属而非鲁国的公职。依照宗法制度,子路要想出任这个职位,任命权并不在鲁定公而在季氏宗主季桓子手里。孔子行乎季氏,三月不违。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于是帅师堕郈,帅师堕费。——《春秋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传》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据《左传》所言,子路着手摧毁费邑的城墙堡垒,激起了费邑大夫公山狃的反叛。叛军攻入曲阜,鲁定公与“三桓”宗主季桓子、叔孙武、孟懿子一块儿逃进季氏府邸,于武子台距险固守。另外,这座高台的竣工时间也不是公元前498年“堕三都”的前夕,早在公元前517年鲁昭公驱逐“三桓”的时候,季桓子之父季平子就曾在此负隅顽抗: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堕三都”计划如果事先没有得到季桓子的首肯,公山狃的叛军冲入国都,季桓子能这么慷慨,把鲁定公接入自家私邸避难吗?不可能。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答案是,此时的郈邑、费邑,就像溃烂流脓的箭疮一样,不把它剜掉,三桓的统治将有崩溃之虞。
 封邑|鲁国堕三都事件的离奇怪象:权臣季氏为何支持孔子拆毁自家封邑
文章插图
当初,叔孙氏的前任族长叔孙成子要立叔孙武为嗣,遭到了两位族亲公南和公若藐的反对。叔孙成子死后,叔孙武虽然继承了爵位,但家族权力却掌握在公南与公若藐的手里——前者担任马正,有权调动家族私兵;后者出宰郈邑,控制了最重要的家族封地。为了夺回权力,孙孙武与郈邑圉人定计,模仿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一刀抹了公若藐,导致郈邑马正侯犯举城叛乱。虽然在孟孙氏的协助下,叔孙武将侯犯团团包围,但郈邑金城汤池,侯犯只要龟缩不出,叔孙武还就愣拿他没有办法。钱穆《孔子传》当孔子向季桓子提议拆毁三都城墙的时候,季桓子未必不疑心孔子的真实意图是要弱“三桓”、强公室,但务实地说,此时拆毁三都城墙也的确有利于加强“三桓”对郈邑、费邑的控制,杜绝叛乱的再度发生。既然孔子愿意让子路当撞城锥,摆平公山狃,季氏何乐而不为之?所以即便孔子“堕三都”将使季氏有刮骨疗毒之痛,为了保住自己这条胳膊,季桓子也必须表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