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男子服饰
男子服饰,主要由上衣、腰布和红、黑头巾组成。男子上衣开胸、无钮、无扣,仅有一条绳子绑住。衣的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无边穗。“丁”字形的腰布过去称为“包卵布”,古称“犊鼻裤”。犊鼻裤过去多是素织,少量织有花纹、花边和刺绣。犊鼻裤有些地方绣上简单的花纹图案,有些地方则是没有任何的花纹。另一种下服为开衩裙子,这种裙子没有任何花纹图案的裙子,主要聚居在昌化江流域的美孚方言男子所穿。裙子式样,上窄下宽,用绳子绑腰。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服饰。所有的男子服饰早已变化了,只有在极偏僻的地方,才能偶见这种旧时代的服饰。
黎族男子装束与服饰,虽因居住地域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但不如妇女服饰那样类型繁杂,内容丰富,图案精致。男子装束和上衣差别不太大,而下服就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黎族馆
【 服饰|56个民族服饰——黎族服饰!】
文章插图
黎”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西汉以前曾经以 “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
“黎”作为今天黎族的族称,最早见于唐后期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一书。该书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另外,《新唐书·杜佑传》卷179中有唐德宗年间(780—805年)“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的记载。但《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所作,“黎”之称应以《岭表录异》的记载为最早。宋代,各类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作为今天海南岛黎族的专有族称。
黎族称汉族为“美”,意即“客”,他们以汉人为客人,自己则以土著自居。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哈”(过去作“侾”)、“杞”(又称“岐”)、“润”(过去汉称“本地”黎)、“美孚”、“赛”(过去称“德透”黎或“加茂”黎)等不同的自称,但在对外交往时一般都自称为“赛”,赛是其固有的族称。
文章插图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荣程集团文化板块为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非遗保护所搭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共享的平台。其紧扣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大核心要素,围绕生命、生活、生态、生产四项人类核心诉求进行场景设置,全景式输出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方式。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根据各民族独特风俗分为56个民族非遗手工艺场景展示馆,每个空间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各民族生产生活场景,既是民族自然生态的呈现,也是56个民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平台。
文章插图
- 服饰|明代官员服饰独具传统特色,其中一项还是专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服饰|国人口中的“死丫头”,为了跟韩国人争汉服,已经努力了10年!
- 疏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品读宋朝服饰的含蓄之美
- 空缺|红楼梦女子穿衣有讲究, 唯黛玉服饰空缺, 曹公不敢写还是有意而之
- 服饰|南宋贵族服饰:照片再现真正的汉服,第九张是开裆裤
- 圈内|韩国网友攻击中国民族服饰,圈内人士纷纷支援,王一博躺枪
- 民族服装服饰|赛装节和文博会,今年网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