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巧手雕木偶 匠心传技艺

12月3日,采访人员从赤坎区文化馆了解到:在今年公布的湛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由赤坎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推荐的传统戏剧木偶戏(湛江木偶戏)项目上有4人入选。其中,有1人是木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就是余兴。
 雕刻|巧手雕木偶 匠心传技艺
文章插图
余兴向采访人员展示成品木偶。
雕刻|巧手雕木偶 匠心传技艺】成长>> 因看戏而迷上木偶,童年展露天赋
湛江木偶戏历史悠久,它是融合表演、戏曲、雕刻艺术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一直活跃在雷州半岛城乡大地。在余兴师傅的家乡——遂溪县,就有很多“木偶世家”。据《遂溪县志》记载,遂溪界炮的李春田、杨柑的陈佑,他们都是从曾祖父一代起就从事木偶表演艺术,他们高超的木偶艺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前,遂溪县较有影响的木偶粤剧班有双凤仪、胜凤仪、新长兴等。1955年,广东省曾选拔“胜凤仪”木偶剧团演员李春田、李春章、李成觉等人,组成广东省木偶艺术代表队,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木偶艺术表演。在遂溪的其他乡镇,业余木偶戏班的演出也盛演不衰。
余兴1958年出生于遂溪县界炮镇南坑村,父辈也是靠演木偶戏为生。他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对木偶戏充满了兴趣。
“讲起我与木偶戏及雕刻木偶的缘分,要从童年时我们村里节庆时请来一班叫沈华兴的木偶戏班。当时戏班演出一场《隋唐演义》之马玉飞三探聚宝楼戏,扮演马玉飞的木偶在戏班师傅熟练操纵下,经过重重机关并救下巡察大人,盗回尚方宝剑大印,演得太精彩了,从此爱上了木偶。”余兴回忆道,从此他就试着找来木头先学习雕刻木偶,刚开始怎么刻都不够理想,“怎样才把木偶刻好呢?我打定主意要先去学艺。当听闻白云坡村有位叶师傅雕刻的木偶很有名气,于是我就去拜师。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我才成功雕刻出各种各样的木偶。”
余兴平时特别喜爱阅读与木偶戏相关典故书项,在他几十平方的小房间内,一个大书柜堆满了历史故事书籍,有古典名著、古代白话小说、历史人物传奇、杨家将、三国故事、隋唐故事、包公奇案等,这些书籍都是木偶戏经常表演的剧目素材。
“这些剧目素材通过木偶艺人的改造,塑造出的历史故事通俗易懂,人物平易近人,平民气息浓厚,深受群众喜爱。
 雕刻|巧手雕木偶 匠心传技艺
文章插图
余兴在制作木偶。
发展>> 与时俱进,木偶制作工艺用上了新工具
湛江木偶戏的传承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木偶制作工艺的传承。湛江木偶制作工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挑选合适木材、将它细致打磨、打坯、雕刻镂空人物的五官、然后逐一细雕刻画、绘制木偶面部表情、配上胡须发饰、彩绘、最后是装置机关。
走进余兴家里的木偶制作工作室,大大小小的木偶人物模型摆满了房间,有成型或半成型的木偶头像,每一个木偶人物都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一旁角落的工具箱里,也堆满了凿、刀具等制作工具,“制作木偶,选材很重要,白汁木又称为剧木,在广东雷州半岛很常见。这种树质细滑,木材细纹,一般来说,刚砍下来的白汁木虽然易雕刻但也易爆裂,而放置一年半载等它变成干木后,木身变重,雕刻起来比较困难,但不易变形,就是这种不易变形的树种,为制作木偶头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讲到雕刻木偶,最初使用的是手斧、手锯、手钻,雕刻刀,大小方凿,一字锉刀,大小圆凿等原始工具,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一个完整的木偶戏剧目,出场的人物角色较多,雕刻一套往往要做30多个男角色和20多个女角色,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余兴表示,特别难的是开面的大花面,二花面,红面,黑面,白面,小花面有红鼻,白鼻等。比如扮周喻的角色能口吐血,这是很有难度的。而大花面在舞台上表演时,能达到口喷出火、吐雾气等效果,需要很用心才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