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邢台故事|等慈寺碑的故事( 二 )


等慈寺碑 , 见于宋代金石著录 。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
唐颜师古等慈寺碑〈贞观二年〉
右《等慈寺碑》 , 颜师古撰 。其寺在郑州汜水 , 唐太宗破王世充、窦建德 , 乃于其战处建寺 , 云为阵亡士荐福 。唐初用兵破贼处多 , 大抵皆造寺 。自古创业之君 , 其英雄智略 , 有非常人可及者矣 。至其卓然信道而知义 , 则非积学诚明之士不能到也 。太宗英雄智识 , 不世之主 , 而牵惑习俗之弊 , 犹崇信浮图 , 岂以其言浩博无穷 , 而好尽物理为可喜邪?盖自古文奸言以惑听者 , 虽聪明之主或不能免也 。惟其可喜 , 乃能惑人 。故余于本纪讥其牵于多爱者 , 谓此也 。治平元年清明后一日书 。
清代赵星五《重修等慈寺碑记》记载 , 清光绪年间还经过一次大规模的修葺;1944年在日军的炮火中 , 只留下了两通唐碑 。1958年在大跃进炼钢铁时 , 当地有人认为碑石中含有铁质 , 将两通唐碑砸碎炼钢;2008年在进行城市建设时 , 偶得残石四块 , 后保存于郑州市博物馆中 。
等慈寺与颜师古
等慈寺碑文的撰写者是颜师古 。
颜师古(581-645) , 名籀 , 字师古 , 以字行 。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 。《颜氏家训》作者、名儒颜之推之孙 , 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祖;隋唐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 。官至秘书监、弘文馆学士 , 唐贞观中与魏征等撰修《隋书》 。著有《汉书注》《匡谬正俗》《安兴贵家传》《大业拾遗》《正会图》《吴兴集》《庐陵集》等 。贞观十九年(645) , 颜师古随从唐太宗征辽东 , 途中病故 , 终年六十五岁 , 谥曰“戴” 。葬于长安咸宁县南二十里 , 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
颜师古于隋文帝时曾任安养县尉 。隋朝末年 , 被授予朝散大夫之职 。唐朝建立后 , 以中书舍人专掌机密 。唐太宗即位后 , 拜中书侍郎 , 封琅邪县子 。累官秘书监、弘文馆学士 。贞观十九年(645年) , 颜师古随从太宗征辽东 , 途中病故 , 年六十五 。谥号“戴” 。
颜师古少传家业 , 遵循祖训 , 博览群书 , 学问通博 , 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 , 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 。
颜师古工书 , 然书迹无传 , 故认为颜师古所撰《等慈寺碑》为其所书 。在法国所藏敦煌遗书《老子道德經卷》 , 为颜师古所书 。
历代对等慈寺碑十分重视 , 早在宋代时 , 赵明诚《金石录》就有收录 , 说:唐等慈寺碑 , 颜师古撰 , 正书 , 无姓名 , 已上三碑 , 据唐史贞观三年立 。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二记载:“等慈寺 。在县东七里 。唐师旣破建德 , 有诏:于战所起寺立碑 , 以纪功焉 。”又记:“牛口渚 。在县北 , 与板渚迤逦相接 。唐初 , 窦建德率众十万自板渚结阵 。南属鹊山 , 以临汜水 。太宗率轻骑击之 , 大溃 。建德窜入牛口渚 , 将军白士让生获之 。先是童谣云:豆入牛口 , 势不得久 。果败此 。”南宋郑樵撰《通志》 , 以及陈思所撰《宝刻丛编》都照录了赵明诚《金石录》和欧阳修的说法 , 由此可见 , 宋代的人并重视此碑的书法 , 而是把碑作为历史资料对待 。
明代正统十年(1445)袁轼认为:等慈寺碑文观之 , 则知唐兴由于据虎牢之险 , 然非惟唐 , 昔虢叔恃险 , 晋悼扼险 , 汉高塞险 , 蜀兵守险 , 变皆经兹 。仰惟圣朝 , 开万世之太平 , 旬改古崤 , 盖原通函谷名焉 。尔瞻袁轼 , 承乏儒林 , 以诸生丐诗 , 纪关于沿革 , 漫赋一选 , 敬勒诸碑阴云 。”又《中州金石记》说:“等慈寺碑贞观二年立 , 太宗破王世充窦建德 , 乃于战处建寺 , 为阵亡将士兵荐福 , 文中称王世充为王充 , 因讳去一字耳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等慈寺碑文中有许多字是北朝写法 。
真正从书法角度重视起来是清代碑学大兴之后 ,
清代书法大家王澍说等慈寺碑:“书法工绝 , 上援丁道护 , 下开徐李海 , 腆润跌宕 , 致有杰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