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联,我们想的最多的,估计更多的是想到过春节贴对联,但其实对联在古代是很多老师都爱用的方式来考校自己弟子的学识。
文章插图
像清朝人李文普年少时曾经跟随老师一起外出游玩,看到雪山的美景,便想要考校一下李文普的文采。于是便指着积雪的山峰出了一个上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李文普自知这是老师在考自己的文采,不能马虎应对,于是低头沉思,正好看到一波碧水被风吹的荡漾。于是顿时想到下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文章插图
这幅对联都是运用“拟人”的方法,把青山绿水都赋予人的情感,原本山是不会老的,但他却白雪当成山白了头。正如溪水本来就是无忧无虑自,由流淌的,却因为风吹过而荡起波澜,皱了眉头。上下联,可谓意境十足,给人以遐想,并且富有创造力,不过无论上联还是下联,都显得有些忧愁烦闷,似乎也在侧面映射作者的心情。
文章插图
作为清朝的大学士,李鸿章曾去巢湖游玩。入夜变宿在了姥山寺当中。到了第二天早上时,李鸿章以京中事务繁忙,不便逗留,急于返京,但当时因为天寒地冻,巢湖被冰封住了,没办法之下,李鸿章只能命人开冰找路。然后才能够下水,这时在巢湖边上有一个刷鞋的尼姑,看到这番景象后,即兴做出了: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这个尼姑的话,正好被在河边监工的李鸿章听到,一时才性大发,看到刷鞋的尼姑沉思片刻后,便对出了下联来:泥沾尼鞋,尼洗泥,泥净尼归。
文章插图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看字,只是听意思的话,估计冰、兵;泥、尼都分不清楚了,但看到写下来的这副对联,不禁为李鸿章,还有那位洗鞋的尼姑感到钦佩,真是把汉字运用得出神入化了。相传在宋朝时期,大文豪苏轼时任杭州知府,有一天与其他文人学士一起乘船游西湖,这时有一个歌女提着一个锡做的壶,来给苏轼等人上酒。结果一个没注意,竟然把壶给失手掉落到了西湖当中。
文章插图
其中有一个人,看到这幅景象后才性大发,出了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即使也能看出这个人确实是十分有才华的,整篇文章都围绕“西湖”二字,“西湖”和“锡壶”与“惜乎”声韵都是一样的,既十分应景,应了“西湖”的景,又把事情讲得十分清楚,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不说当时在船上的才子,包括苏轼都没能对出一副满意的下联来,即使之后几百年时间,也依然无人对出。还是直到现代才有人对出下联:擎酒碗,过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确实对得十分巧妙,让人不尽感叹,看来现代人也不是没有能比得上古人的才华的嘛!
- 文采|让人一见倾心的3副对联,文采飞扬,难怪能流传千百年
- 上联|李姓家族出一上联:“李渊、李广,李小龙”,张姓家族霸气回应!
- 机智|民间机智对联二则
- 著名|真正的“千古绝对”?中国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对联,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 辽宋夏金|一个尼姑改变的历史,她给皇帝侍寝,轻松生下一个千古明君宋仁宗
- 几百人|杨林摆阵以为瓦岗破不了,谁知来了高人,他十万军死得就剩几百人
- 对联文化|女子出上联:一人一碗一口锅,才子的下联一出,堪称经典
- 隋唐|唐朝和宋朝相距53年 为何感觉隔了好几百年
- 鱼儿|尼姑出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路过的和尚吟出下联,堪称妙对
- 上联|经典对联! 上联: “竹本无心, 奈何节外生枝”, 下联包含人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