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赵匡胤既然是凭武力夺权,何不斩草除根,反而善待后周柴氏皇族?

春秋战国时期 , 周王室皇权旁落 , 礼乐崩塌 , 各诸侯国之间陷入了无止境的纷争 , 无数生灵惨遭涂炭 。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尊王攘夷” , 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那么 , 为何“尊王攘夷”收效如此之大呢?
五代十国|赵匡胤既然是凭武力夺权,何不斩草除根,反而善待后周柴氏皇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桓公剧照
君权天授 , 得民心者得天下
自打周朝开始 , “君权天授”的观念便逐渐深入人心 。正因如此 , 天子想要安稳的坐在皇位上 , 并且称霸天下 , 就要遵照“上天”的要求运用实行这个权利 , 任何有违于天道的行为 , 或者不被“上天”认可的君王都是不合法的 。
不论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 还是后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 都是为了利用“君权天授”来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 。反观 , 那些在篡位之前扶植幼主的乱臣贼子 , 无非是为了一份“禅位诏书” , 以此来昭告一下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 以祈祷人心归顺 , 巩固统治 。所以说 , 但凡是成大事之人 , 都明白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
五代十国|赵匡胤既然是凭武力夺权,何不斩草除根,反而善待后周柴氏皇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曹操剧照
五代乱世 , 社会动乱不堪
五代十国 , 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 “兵骄而逐帅 , 帅强而叛上” , 半个世纪里走马灯似的换了14位皇帝 。
此时的中原大地 , 早已不知何为“礼乐” , 何为“天道” , 何为“规矩” , 原本的秩序、礼仪早就被破坏殆尽 , 俨然变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而人 , 也已经退回到了动物的竞争层次 , 凡事均以武力解决 。倘若所有人认同的服从方式不是妥协而是暴力 , 这样的社会根本不会有道德底线 。
五代十国|赵匡胤既然是凭武力夺权,何不斩草除根,反而善待后周柴氏皇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匡胤剧照
赵匡胤正是身处于这种乱世之中 。虽说他是官宦子弟 , 也跟着父亲不断易主 , 但这样的生存方式绝对不是他所追求的 。
青年时期的赵匡胤仕途不顺 , 先后三次求职失败 , 才遇到了郭威 , 还只是在他手下当了一个亲兵 。而这个小小的亲兵 , 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职务 。在随着郭威南征北战的两年时间里 , 赵匡胤亲眼目睹了郭威从一个后汉大将华丽转身成为后周开国皇帝的全过程 。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起 , 赵匡胤的心中就已经萌发出了权力的种子......
幼帝即位 , 赵匡胤武力夺权
公元959年 , “五代第一名君”周世宗柴荣的生命走到尽头 。然而 , 他统一中华的夙愿尚未完成 , 只留下一个6岁的儿子柴宗训来继承这被无数人虎视眈眈的江山 。临终前 , 他亲自任命王溥、范质、魏仁浦为顾命大臣 , 辅佐幼帝登基 。
此时的赵匡胤 , 心里是纠结的 。郭威被隐帝刘承祐清算的前车之鉴尚未走远 , 周世宗去世前又借着酒劲逼问他是否有称帝的心 , 加上现在自己大权在握 , 是后周最有实力的年轻将领 。不论从哪一方面看 , 赵匡胤都必死无疑 。于是 , 赵匡胤决定先下手为强 , 他不仅要保命 , 还要当上这片江山的主人 。他跟赵普一合计 , 编撰出辽、北汉联合进攻后周的谎言 , 又命镇州、定州配合发来军报 , 顺理成章的掌握了调兵大权 。随后 , 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教科书式的兵变 。
五代十国|赵匡胤既然是凭武力夺权,何不斩草除根,反而善待后周柴氏皇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匡胤兵变剧照
按道理来说 , 一朝君子一朝臣 , 一旦有人建立新朝 , 势必会对前朝势力进行清算 , 尤其是前朝子嗣 , 不斩草除根必后患无穷 。照此看来 , 后周的孤臣贼子 , 安有命焉?可有趣的是 , 赵匡胤的这次兵变跳出了历史的常规剧本 , 不仅兵不血刃、市不易肆 , 而且范质三人还继续担任宰相 , 柴氏遗孤也得到了很好的礼遇 。